前 言

前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是城乡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以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医疗机构为核心的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正成为我国新医改关注的重点。

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和疑难重症病人方面的职责,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具有天然的可及性优势,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自20世纪初期,尤其是我国实施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全国各地围绕国家关于“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改革路径,基层成为新医改的重点。为此,中央财政先后投入近1 000亿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着力改善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不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逐步优化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路径,优先满足了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不仅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的情况,使人口健康水平改善,人均期望寿命提升,还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国家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策略研究”(项目号2019-ZD-36)的研究成果。全书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成就与经验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重大意义;基于全国范围,从资源和服务两个方面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并以贵州、福建、河北、河南和天津五省市的调研数据和访谈资料详细介绍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具体内容;阐述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剖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实证研究中的亮点工作及启示两个方面构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目标与思路;从体系建设、综合改革、人才队伍和成果推广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主要任务;围绕法治建设、政策体系和信息化建设三个重点工作领域论述了加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还重点对天津市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全书资料充分,数据翔实,方法科学,分析透彻,可为国家相关政策制定、行政管理、行业服务等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

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和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编 者

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