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04-305.
[2]张彦生,王虎峰.基于分级诊疗的公立医院功能定位探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7,36(9):14-17.
[3]梁鸿,李楠.社区居民需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定位[J].中国卫生资源,2008(2):74-76.
[4]石建伟,陆媛,张含之,等.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定位发展的反思与展望[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8):3394-3397.
[5]张勃,瞿婷婷,申曙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研究——基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视角[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8):23-25.
[6]王勇,段红艳,刘晓宇,等.三级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职责[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3):4053-4056.
[7]沈蔷,白永涛,赵海,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科建设[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5):3074-3077.
[8]张丽芳,刘中元,林春梅,等.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服务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6):1900-1903.
[9]刘树奎,张毅.广州市家庭医生工作满意度调查[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3):38-41.
[1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220号(医疗体育类145号)、第B206号提案答复的函[Z].2019:2020.
[1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2019.
[12]刘永文,戴萌娜,郭婧,等.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乡村医生政策量化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2):2757-2762.
[1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220号(医疗体育类145号)、第B206号提案答复的函[Z].2019:2020.
[14]张晓林,尹文强,于倩倩,等.乡村医生发展困境与出路的法制化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4):271-275.
[15]徐卫东,包英夫.论强制村医执业责任保险的实施——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J].当代法学,2018,32(4):91-98.
[16]张婷,何克春.新医改背景下宜都市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生存现状及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8):22-24.
[17]谢瑞瑾,潘淳,桂亮,等.安徽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5):60-64.
[18]牟燕,刘岩,吴敏,等.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2):114-117.
[19]张林静,刘秋香.北京市怀柔区乡村医师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5,18(4):293-294.
[20]张晓林,尹文强,于倩倩,等.乡村医生发展困境与出路的法制化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4):271-275.
[21]徐毓才.村卫生室不再是独立法人单位对村医到底有啥影响?[Z].2019:2020.
[22]方鹏骞,吴少玮,傅新巧,等.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乡村医生现状和经济收入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10):49-51.
[23]张智滨,赵靖伟.西部乡村医生生存现状以及行业未来展望——以重庆市梁平区为研究对象[J].劳动保障世界,2020(8):57-58.
[2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
[25]胡浩.让家庭医生成为百姓“健康守门人”——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Z].2016:2020.
[26]孙华君,张玲玲,田慧,等.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研究的现状和潜在问题[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4):4172-4178.
[27]陈岑.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分级诊疗效果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8.
[28]邱宝华.黄蛟灵.梁鸿,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与满意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8):31-36.
[29]肖筱,袁立,周昌明,等.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J].中国卫生资源,2015,18(1):64-67.
[30]王彤,陈丹妮,徐霞,等.社区门诊病人社区签约率及对社区卫生服务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7):23-25.
[31]刘颖,蒋国平,任菁菁.我国全科医生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2):74-78.
[32]武宁,程明羕,闫丽娜,等.中国全科医生培养发展报告(2018)[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0):1135-1142.
[33]常景芝,陈剑,胡灵卫.乡村医生全科医学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9):23-25.
[34]周小刚,陈水琳,李丽清,等.我国西部地区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4):4266-4271.
[35]余芳,郑艳玲,杨婷婷,等.东中西部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6):2986-2990.
[36]郑艳玲,余芳,陈艳黎,等.我国全科医生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7):764-769.
[37]Gan Y.,Gong Y.,Chen Y.中国湖北省全科医生的离职意向及相关因素:一项横断面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0):2425.
[38]朱斌,张海波,温雯婷,等.基层社区全科医生岗位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10):726-729.
[39]刘树奎,张毅.广州市家庭医生工作满意度调查[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3):38-41.
[40]彩茵,何婷婷,王全.基层医务人员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响应度及工作满意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0):1160-1164.
[41]刘坤,荆丽梅,舒之群,等.农村卫生人才激励政策下社区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研究[J].医学与社会,2020,33(3):104-107.
[42]刘颖,蒋国平,任菁菁.我国全科医生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2):74-78.
[43]佘瑞芳,朱晓丽,杨顺心.分级诊疗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8):3413-3416.
[44]翟方明.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基于相关政府部门文件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法制,2019,27(4):10-13.
[45]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EB/OL].[2015-3-30](2023-02-03).http://www.gov.cn/gzdt/2008-10/14/content_1120143.htm.
[46]路冰清,曾文麒,陶文娟,等.基于医生视角的四川省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9,12(8):31-36.
[47]袁莎莎,勇志鹏,王芳,等.基于典型案例的纵向整合模式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10(7):41-46.
[48]汤真清,李潇骁,钟姮,等.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8,21(5):428-432.
[49]张瑶,郭亚楠,张航,等.基于DEA-Tobit两阶段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7,34(2):229-231.
[50]赵烁,付强.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4):5699-5703.
[51]蒋春灵,付建华,李银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弱化的体制探源[J].中国卫生经济,2018,37(10):54-57.
[52]张溪婷,王晓燕,吕兆丰.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北京市郊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11):863-866.
[53]王晓霞,孙宇,苏丹惠,等.南北部偏远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情况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2):125-127.
[54]王晶,王晓燕.中国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研究——以政策环境为视角[J].北京社会科学,2018(3):77-83.
[55]康纪明,李西同,赵勇,等.江津区农村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7):2599-2602.
[56]李曦冉,魏玮,王宇蓉,等.陕西省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参与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6):672-675.
[57]姚进文,彭丽霞,丁国武,等.甘肃省会宁县分级诊疗试点模式及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2):2632-2635.
[58]刘子言,肖月,赵琨,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进展与成效[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6):657-664.
[59]王欣怡,陈冰清,叶桦,等.部分国家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合理用药的启示[J].中国药事,2019,33(3):344-349.
[60]杜健,张金钟,杨宝贵,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及患者满意度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16):1450-1452.
[61]闫妮.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影响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8.
[62]刘文红,彭嘉琳.护理服务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8):1023-1024.
[63]戴伟.大健康理念下的“医养结合”模式[J].中国社会保障,2015(10):82-83.
[64]林丽芬.衢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社会工作,2015(17):29-32.
[65]杨雪莲.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发展现状探究[J].医药前沿,2015(34):17-18.
[66]薛镭,安娴,王峥,等.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支持性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9,38(10):56-58.
[67]马天娇,李晶华,张莉,等.基于TOPSIS法和RSR法的长春市某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J].医学与社会,2019,32(3):49-52.
[68]连颖菁.医联体联动模式对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影响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9.
[69]曾艳.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0,37(1):19-22.
[70]李贝,张屹立,洪伊敏,等.广州市居民卫生防病知识知晓与健康行为养成现况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2):2027-2031.
[71]何朝,李印东,李玉堂,等.北京市顺义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2,28(12):1503-1504.
[72]薛盟举.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需求和行为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4):184-185.
[73]陈勇,陈照龙,谢晓梅,王洁,罗玲,任毅.中医药在新冠肺炎康复治疗应用中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0):1693-1695+1701.
[74]魏士雄,王平.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探讨中医药的一定优势和价值[J].陕西中医,2020,41(3):287-289.
[75]Li X,Krumholz H M,Yip W,et al.Quality of primary health care in China: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J].The Lancet,2020,395(10239):1802-1812.
[76]吕兰婷,邓思兰.我国慢性病管理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7):1-7.
[77]汤苏川,姜仑.江苏省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式签约服务的做法与特点[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1):18-20.
[78]余澐,张天晔,刘红炜,等.上海市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0):7-11.
[79]刘晓溪,陈玉文,毕开顺.借鉴英国医疗服务体系破解我国实施双向转诊制度难题[J].中国全科医学,2013(31):2926-2929.
[80]马天龙.发达国家全科医生薪酬福利制度解析[J].中国卫生人才,2015(1):37.
[81]黄海红,郑宁.英国家庭医生制度对我国分级诊疗模式的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3):296-298.
[82]张丽,姚俊.医疗费用控制:制度设计与政策选择[J].卫生软科学,2006(4):392-394.[83]徐恒秋.美国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10):1-2.
[84]刘晓溪,陈玉文,毕开顺.借鉴英国医疗服务体系破解我国实施双向转诊制度难题[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1):2926-2929.
[85]韩洪迅.解读欧美全科医生[J].中国医药指南,2007(7):20-23.
[86]刘玉娟.英国和美国医疗保险制度比较与借鉴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2):110-111.
[87]徐恒秋.美国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10):1-2.
[88]刘会凤.美国医生薪酬水平的现状分析和启示[J].科技经济导刊,2016(10):11-13.
[89]王梅.美国医生薪酬制度及启示[J].中国人事科学,2020(10):88-96.
[90]王虎峰,元瑾.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5(1):11-15.
[91]王虎峰,王鸿蕴.关于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4,4(1):28-30.
[92]LENNOX N M.The general practice care of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barriers and solutions[J].J Intellect disabil res,1997,41(5):380-390.
[93]崔华欠,方国瑜,杨阳,等.广州市社区居民对分级诊疗模式的知晓和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4):4123-4126.
[94]Wilkin D.Primary care budget hold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National Health Service:learning from a decade of health service reform[J].Med J Aust,2002,176(11):539-542.
[95]Giaimo S.Market and medicine:the politics of health care reform in Brita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M].Chicago: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2:210-217.
[96]张雪,杨柠溪.英美分级诊疗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A),2015,36(7):78-81.
[97]富兰德,古德曼,斯坦诺.卫生经济学[M].3版.王健,孟庆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69-271.
[98]魏登军,黎夏.国外分级诊疗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2):8-10.
[99]王海均.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3.
[100]张叶宁.关注舒缓疗护中的心理照顾[J].癌症康复,2009,2(2):46-49.
[101]Breitbart W,PoppitoS,Rosenfeld B,et al.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individual meaning-centered psych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J].J Clin Oncol,2012,30(12):1304-1309.
[102]刘笑桐.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6):202-203.
[103]周忠良.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比较[J].人民论坛,2020(10):48-52.
[104]段宇宏.基层公共卫生治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10):144-145.
[105]李华才,孙一民,刘立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建设的探讨[J].中国新医药,2003,2(8):106-107.
[106]段宇宏.基层公共卫生治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10):144-145.
[107]李华才,孙一民,刘立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建设的探讨[J].中国新医药,2003,2(8):106-107.
[108]曹明华.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07.
[109]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EB/OL].[2015-03-30](2023-02-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30/content_9560.htm
[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1-07-01](2023-02-03).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107/t20210701_1285213.html?code=&state=123
[111]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健委明确“十四五”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五大方向[EB/OL].[2022-02-15](2023-02-03).http://atcm.guizhou.gov.cn/xwzx/zyyw/202202/t20220215_72553002.html
[112]医政医管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政策解读[EB/OL].[2022-01-29](2023-02-03).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r/202201/2eb872beef164f0f890f0b4519b6139d.shtml
[113]庞博.国家卫健委: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 逐步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EB/OL][2020-07-18](2023-02-03).http://www.gov.cn/xinwen/2020-07/18/content_5527970.htm
[114]孙琪.基于医卫联合体的运行评价系统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115]黄显官,王林智,余郭莉,等.医联体模式及其发展的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6,16(3):10-12.
[116]黄培,易利华.3种不同类型医联体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2):16-19.
[117]黄庆辉,胡敏.医联体建设的模式分析和国际经验借鉴[J].中国医院,2015,19(10):56-59.
[118]张榕榕,王萱萱,李志光,等.江苏省医联体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1):18-22.
[119]甄诚,毛羽.医联体框架下各省市关于强基层举措的现状分析[J].北京医学,2017,39(1):93-96.
[120]史莺.多点执业背景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J].管理观察,2018(29):188-190.
[121]汤学军,沈明辉,王存库,等.我国基层卫生信息化发展历程[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16(4):395-399+427.
[122]古丽娜尔·苏拉依曼,崔霞.基本药物制度对社区基层医疗机构良性运行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5):180.
[123]吴荣.我国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成效与问题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2):116-118.
[124]郝晓宁,马骋宇,刘志业,等.中国基层卫生信息化改革的成效及问题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