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卫生应急体制

四、基层公共卫生应急体制

(一)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强调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因其贴近群众且具有较强的地缘性、亲缘性和熟悉性,在国家公共卫生治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需要不断推进基层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适应和应对公共卫生的日常管理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代表性国家

1.美国

(1)纵向管理政府支持。美国卫生行政实行垂直的三级管理制度,即联邦、州、地方三级应对体系,以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地区或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和地方城市医疗应对系统为主体,形成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综合性应急网络。在SARS期间为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早期检测和基础研究,国会向州和地方大量拨款,来提高社区早期筛查效果。

(2)因地制宜。州和地方会根据当地人口构成、人口密度、地理位置、政治区划和卫生资源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政策。基层机构重视检测在预防、准备、控制中的作用。因为州有立法权,可以制定本州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居民行为。

2.日本

(1)完善危机管理体系。如图4-8,从国家层级来看,检疫所、国立大学医学系和附属医院、国立医院、国立疗养所、国立研究所,构成独立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从地方层级来看,都道府县(东京都、北海道、大阪府和京都府43个县,其行政级别类似我国的省级)的卫生健康局、卫生试验所、保健所、县立医院,以及市村町(类似于我国的县级)的保健中心组成地方管理系统。

图4-8 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网络

日本除“三级政府两大系统”外,还建立了纵向行业系统和分地区管理的衔接,与地方政府、警察、消防、医师协会等建立协调关系,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感染信息中心进行法定的传染病发生动向跟踪监视调查,每周上报情况并在网上公开,构成了全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网络。

(2)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日本非常重视“依法防止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都纳入了法治化轨道予以规范。日本政府先后颁布了《灾害对策基本法》《灾害救助法》《建筑基准法》《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地震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3)强化危机教育。日本政府特别注重国民的危机意识教育,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会进行知识宣讲,将应对危机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能力纳入国民日常教育的内容。

(4)注重民众感受。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间,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感染信息中心进行法定的传染病发生动向跟踪监视调查,每周上报情况并在网上公开。而且日本注重国民的宣传指导,利用电视报道、纪录片等,宣传民众理性认识事件。

(三)关于建立我国基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可行性建议

可借鉴日本危机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形成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网络体系。横向形成地方层级网络,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疾控中心等组成地方管理系统;纵向与地方政府、警察、消防、医师协会等建立协调关系,并进行定期跟踪调查,向社会公布。对我国居民进行定期的教育宣传,提高危机意识,做好公共卫生宣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