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市)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成就
2009年以来随着新医改的推进,五省(市)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省(市)实际的相关法规、条例,严格督促执行。福建相继出台《福建省2019—2023年定向培养西医高职高专层次医学人才工作方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贵州相继出台《贵州省村卫生室公共医疗服务规范》《贵州省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医疗服务规范》等政策;河北相继出台《河北省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河南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天津相继出台《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2015—2030年)》《天津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等政策,五省(市)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了服务功能,提高了人才队伍素质,建立了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医共体组织模式,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基层医疗的规模、医务人员数量和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五省(市)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五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稳步增长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政府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从数量上看,2018、2019年,五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208 855个增长至209 250个,增长幅度为0.19%,呈现稳步上升。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长幅度为2.2%,但乡镇卫生院呈下降趋势,下降0.3%。许多乡镇卫生院已更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数据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表2-52)。
表2-52 2018、2019年五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个)
(二)五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备明显改善
1.床位数投放加大
2018、2019年五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统计数据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呈增长趋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长幅度为5.4%,乡镇卫生院增长幅度为2.6%。其中河北、天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有所减少,特别是天津,床位由677张下降到603张,降幅为10.93%,福建、贵州和河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数均有所增加,其中贵州增幅达21.37%。说明五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投放有了明显提升(表2-53)。
表2-53 2018、2019年五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2.人才配置稳步增加
人才是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要力量,随着政府投入的加大,五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卫生技术人员数量递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与人员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保持在5.8%的增幅。其中天津滨海新区由于快速发展,乡镇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2018、2019年乡镇卫生院人员数较稳定,保持不变;贵州由47153人上涨至50944人,增加3791人,增幅8.04%;福建、河南和河北卫生人员数增幅在2%左右。贵州增幅最高,由40 440人增加至43 607人,较2018年增加3 167人,增幅7.83%;福建、河南和河北卫生人员数增幅2%左右。但截至2019年末,医护比为1∶0.61,仍远低于国家在2020年应该达到1∶1.25的目标,护理人员队伍有待进一步充实(表2-54)。
表2-54 2018、2019年五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人)
通过统计2018、2019年福建、贵州、河南、河北、天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床位数、人员数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愈加完备,整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日趋完善。
(三)五省(市)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有所提高
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乡镇卫生院的诊疗人次数有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诊作用得以凸显,保健和康复功能得以发挥。2018、2019年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统计数据显示,各省(市)诊疗人次数增长幅度在10%左右。其中,福建变化幅度最大,诊疗人次从0.30亿次上升到0.33亿次,增幅10.0%;贵州和河南增幅分别为8.8%和7.4%;河北基本保持稳定。2018、2019年福建和贵州乡镇卫生院入院人数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2.8%和7.6%;河南和河北入院人数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4.6%和18.3%,河北下降明显。结合其床位变化情况来看,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占比、入院人数均有下降趋势,且床位使用率下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萎缩。2018、2019年,病床周转次数和病床使用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福建和贵州呈小幅增长;河南降幅分别为7.3%和3.2%;河北有大幅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17.4%和14.6%。2018、2019年,各省(市)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均有所增加(表2-55)。
表2-55 2018、2019年四省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情况
不断增加的机构数、床位数、人员数可以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容纳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保障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高效完成。通过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诊疗人次、入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等内容,可看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次和平均住院日升高,基本建成了便民服务的“15分钟医疗圈”,满足城乡居民便捷医疗的需求。但部分省(市)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呈现下降趋势,原因可能在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项目的减少,削弱了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救治能力,患者流向县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就医。尤其是部分省(市)病床使用率有所下降,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盲目增加的实际,也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