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不断健全
大力实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调整利益驱动机制,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理顺药品价格,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缓解长期以来就医过程中药价不合理的现状。贵州省通过建立省卫生计生委等九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方式,建立了低价药品清单进入和退出机制和短缺药品常态储备制度,确保了常用低价药品的临床供应。2017年,贵州省进一步推进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改革,在全省公立医疗机构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政策,规范了药品采购行为,进一步防止了药品价格虚高。2018年6月,贵州省已全面执行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目录,按照基药和非基药两标合一、分类采购原则,公开招标中标药品有963个供医疗机构直接采购,直接挂网的药品有24548个供医疗机构议价后采购。公开招标的552个品规963个药品,竞价品规平均降幅达27.51%,议价品规平均降幅达11.03%,单个产品最大降幅为87.8%,达到了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的预期目标。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比较:一是增加了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含民族药),涉及剂型1110余个、规格1810余个,能够更好地覆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用药需求,有效推动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二是优化了结构,突出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的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新增品种包括了肿瘤用药12种、临床亟需儿童用药22种等;三是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增加了功能主治范围,覆盖更多中医临床症候;四是强化了临床必需,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新增的药品品种中,有11个药品为非医保药品,主要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药品。
为解决社区居民取药难问题,结合社区居民用药特点,天津市滨海新区下发《区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滨海新区“提升社区慢病用药保障季度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滨卫医政〔2019〕170号),全面开展滨海新区“提升社区慢性病用药保障季度攻坚”专项行动。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范围与二三级医院衔接,方便社区居民就近取药。畅通药事服务咨询投诉渠道,对外公示各机构和区药品保障服务热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成立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保障专项检查组,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项检查。专项行动的持续开展,明显提升了基层药品保障能力,有效减少了药品保障投诉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