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上
这次去兄弟报社学习取经的就是王小度、郭琼,还有一个司机,马建国亲自带队。
马建国选择了省内第一方阵的一家和第二方阵的两家兄弟晚报作为学习考察对象。其他几家则作为电话拜访对象。天下晚报是一家,省内兄弟市晚报互相走访已经成为习惯,各总编间本来也会互通有无。何况当下大部分都是上划或成立地级市晚报不久的,都在摸索中前进。如果说有经验,总编间都是无话不说。
《九河晚报》,是省里排前三强的市级晚报。除了省会城市晚报外,《九河晚报》与《南方晚报》两家不相上下,且是在撤地设市前就单独升级为地级市晚报的。《九河晚报》靠近湖北、安徽,市内又有5A级风景名胜区,离省会城市也近。这些因素加上起步早,思想解放,促成了《九河晚报》当下的红红火火。在《九河晚报》考察时,马建国一行四人受到“亲戚”般的接待,首先是参观了广告部、编辑部等几个部室,接着召开了由分管广告的社领导和部分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参加的座谈会。各自都说了下对自己所负责工作的感受、体会。其中有个采访部记者叫葛先湖,他的汇报以及社里对他的评价引起了刘海洋的高度重视。葛先湖是安徽望江人,在九河晚报招聘时跨省考进来的。进入报社后,在报社体制的激励下,竟然平均每个月都可以写出50篇以上的报道,且每个月的好稿数都排第一。报社实行按劳取酬,基本工资只是保底的生活费,每一篇稿子都按质量以分“论价”。每到月底算下来,他的总收入经常超过报社总编辑,成为报社的红人、牛人。
这种考核机制,也让马建国、刘海洋他们大吃一惊:原来考核是可以这样的!
晚上睡觉前,四个人都聚在马建国的房间讨论了下,大家都觉得《九河晚报》目前和《西海晚报》不是在一个档次上,相对于《九河晚报》,《西海晚报》就像个小学生进了大学校园。《九河晚报》现在有40多人,每年的广告收入是400多万,发行1万余份。
应马建国的要求,《九河晚报》为他们四人开了三个房间,马建国一个单间,王小度和司机小刘同一个房间,郭琼一个房间。睡觉前,小刘就怂恿王小度到郭琼那边睡去,并郑重其事地说:“别和我睡一间啊,我晚上会打‘呼噜’,到郭琼那凉快去。”“哈哈,少来,我还会梦游呢,谁怕谁啊!”王小度知道小刘的心思,故意回敬道。
王小度追求郭琼,在报社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都说他们是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都在等着喝他们的喜酒呢。可他们两个偏偏不给面子,拖了一年又一年,不见动静。
学习取经回来后,由王小度执笔,很快形成了一个考察报告。大抵是有三条经验能够佐证刘海洋和马建国他们要发展晚报的思路是正确的。这三条刘海洋准备借鉴的经验是: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晚报,省内最先成立并走向市场的几家晚报已经成长为当地独当一面的主流媒体,广告收入已经逼近日报收入,且没有对日报形成冲击,广告主体市场不一样;办得好的几家晚报一般是周五刊,每天四至八个版,而最差的也是周三刊,每期四个版;广告部一般是独立运作,也有个别是和日报捆绑经营的,但广告额是分开记账。有了这三条经验,刘海洋觉得,自己就又有了向社长办公会提条件的砝码了。
这一天,市委宣传部召开新闻工作例会。刘海洋代表日报到会。新闻例会一般每月一次,由宣传部分管新闻出版的副部长主持,新闻科具体承办。市内各新闻媒体和省媒驻市记者站总结上月工作,报送下月重大新闻选题,新闻科布置相关任务、对上月新闻宣传进行点评。最后副部长做总结性发言。
分管副部长叫丁建华,和刘海洋是大学同届,楼上楼下的校友,还是同一个系篮球队的,私交不浅。刘海洋原先在万嘉县做工信委副主任时来了地区就一定要找丁建华叙旧,而丁建华到了万嘉县也必定拉上刘海洋。但这种关系到了报社后,还没有公开,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开完例会,刘海洋就随着丁建华一起说着话,从会议室走向丁建华的办公室。
落座后,刘海洋和丁建华先扯了会同学间的家长里短,以及各自的工作动态,谁谁最近在哪联系了谁,在哪聚了餐,喝了多少酒,谁喝多了,同学间的往事总是愉快的,怎么扯也不厌其烦。扯完同学友谊接着就扯到了工作上。
说到工作,刘海洋和丁建华间的谈话就是双重身份了。即可以说是汇报工作,也可以说是同学间发发牢骚。因此,刘海洋说工作时也是这么一种双重身份的腔调,即像汇报工作,又似同学间倒苦水。他说了自己在对晚报发展上的观点,说现在晚报发展正当其时,可社长好像不太支持。说了自己派人到兄弟报社取经,取来的经显示同样是要快速、集中力量发展晚报,当下是发展的好时机。还说了已经形成调研报告,提交社长办公会讨论,一并说了上次社长办公会自己提出发展意见后朱瑞的意见和其他情况。
因为刘海洋没有作正式的汇报,丁建华也就没有作副部长的表态,他还是站在同学角度听,并说了自己的个人看法。他说,全省大部分晚报都处于改革中,有多个和西海一样撤地设市的晚报也是从原县级市晚报上划到日报社,成为日报的子报,成为设区市级晚报。同时,也有几家起步较早的晚报,如今是风生水起,正一步一台阶地往上走。现在是发展都市报的好时机。
丁建华说完自己的意见后,刘海洋又说了自己的下一步具体打算,说如果社长办公会仍不明确支持晚报发展,那么他将采取折中的办法,就是将晚报的扩版分两步走或者小步快进,第一步先扩版到每周三刊,每期四版,等有了效果后再扩到每周五期,或四版,或八版,根据具体情况定。如此,丁建华也就表示了作为同学对刘海洋的支持。可实际上,他已经在心里打定主意,准备在适当时候和朱瑞交流下晚报发展的看法。但他没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刘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