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让海花“伤筋断骨”
舆论监督作用往往体现在对热点事件、对社会事件的真相揭露上。新闻舆论监督是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同时,舆论监督也是现代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腐败行为具有隐蔽性,是在黑暗中进行的肮脏交易,所以,担心腐败行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之成为千夫所指的丑闻,一直是腐败分子、奸诈商人的心病。
很多情况下,都市报、晚报和电视台的都市频道,被认为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阵地。开展舆论监督报道也是都市报提升自身知名度、美誉度的有力武器。
因此,西海晚报社长期以来,也非常重视新闻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甚至抽调精干记者成立内部舆论监督报道专题小组。
2009年7月的一个舆论监督报道,却因为“舆论是把双刃剑”这个功能,引起了西海资深媒体人的深思。
西海市的整体地貌是属于丘陵地形,山地多,向有“八山一水半分田,还有半分是道路和庄园”的说法,所属各县有一半以上都盛产茶油,因此,茶油也是本地土特产中的龙头产品之一。西都县有一家海花油脂厂,主要生产茶油和花生调和油。茶油是高端产品,价格高,销量少,所以总体盈利能力稍弱。一般的油脂厂都会通过调和油打开市场增加利润增长点。这一年,海花油脂厂新研制出一种调和油,口感非常好,也适宜本地人食用。投放市场后,很快受到市民的高度认可,销量也直线上升。可是,随着冬季的到来,这种调和油出现了一些情况,凝固了。市民之前在超市搞促销活动时买的油多了,存放在家中,过了几个月后拿来食用时,发现都凝固了,就直接下判断“油变质,有问题”,反馈到超市,要求给说法赔偿损失。因为是新油品,超市方面也没遇到过这种现象,没来得及及时解释,市民就已经把这个消息捅给了几家媒体记者,包括西海晚报社和省城的几家都市报驻西海记者站。敏锐的记者们觉得抓到了大鱼,立即行动,展开了追踪报道。海花油脂厂的经理们知道此事还没做出反应时,媒体的首篇报道已经见报。而这些省城都市报记者们都和西海的消费者协会、质监部门等混得烂熟,报道里面都有他们的意见,对海花油品形成倾向性或压倒性的“批判”——市民反映,海花油品有质量问题,不合格。很快,西海市区所有的海花油被当地工商部门要求先全部下架,等待调查结果,连周边市及省城的西海海花油品都受到影响,部分或全部下架。
此时,海花油脂厂才匆匆忙忙召集记者,举行新闻发布会,出具省里质监等相关部门的检测合格证书和荣誉证书等,说明这个油品冬季凝固不是质量问题,只是没有充分考虑到西海当年的冬季平均气温会比往年低,开发研究人员在调和油品时,没有把油的凝固因素考虑得足够周全,导致了油品在冬季时凝固。凝固的油没有质量问题,完全可以食用。并如实向媒体记者展示企业生存的不易,邀请记者们到厂里现场采访生产各个环节。
一般市民包括记者本身,他们觉得对这些“不良”企业就该曝光,就该打压,甚至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但一旦知道真相,知道企业创业的艰难的资深媒体人们,却引起了反思:如何正确运用新闻公器,既发挥最大的监督作用,让真正有问题的人和事在舆论监督面前曝光、受罚,又尽可能小地不伤及无辜,或者挽救那些无心、无意出点小问题的人和企业?毕竟,新闻舆论更多的时候是要促进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市级媒体在开展民生问题的舆论监督方面。保障群众利益前提下,能够促成矛盾双方圆满解决问题,就是媒体人开展舆论监督报道的最大初衷。
因此,在新闻发布会接触西海油脂厂总经理,又到了企业实地采访,了解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易后,经反复磋商并达成共识,《西海晚报》等媒体最后又为海花油脂做了则带点挽回影响性质的报道。这则报道在有些人眼里看着是“被和谐”,但实际的出发点只有当事人王小度清楚,他是本着治病救人,是“扶”一把而不是“推”一把的目的出发的。作为党报主办的都市报总编,王小度甚至看得更远,这个进驻在县级开发区的企业每年解决的工人就业和上缴利税是可观的,不能因为这个无罪的小过失而被“一棍子闷死”。在监督的同时,该扶的也要“扶”一把。
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是说:生产有着“东方橄榄油”美誉的海花牌油脂有限公司,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食品安全诚信单位。该企业茶油全部使用优质野生山茶籽和物理压榨方法精炼,产品质量经过省、市、县质监部门多次抽检均合格,受到用户广泛好评,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多次获得绿色·无公害食品博览会优秀产品称号,同年被西海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008年,公司海花茶油产品又被评为中国有机产品。2009年,公司被评为诚信单位。
虽然如此,但海花油脂坏名声已经出去了,超市里所有下架的产品要想在琳琅满目的油品市场再重新占有一席之地,该有多么艰难啊。此事件后,海花油品用了大半年的努力才稍微打开局面,但要回到当初的发展轨道及规划设想,则是难上加难了。
该事件结束后,作为总编的王小度与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心灵对话,得出了一些结论,同时还形成了文字,在职工大会上作了强调:
开展舆论监督报道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职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开展好。舆论监督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有根有据、有理有节,促进工作、化解矛盾,帮忙不添乱、鼓劲不泄劲的原则,带着一颗公平正义之心,准确把握事件本质,不得带任何个人主观色彩,且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具体要从这几个方面给它定位——
在指向上,要关注和热衷于民生题材,这与我们的办报宗旨相一致,“关注百姓冷暖,服务市民生活”,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一致,也能得到读者肯定;
在路径上,要做政府想做,百姓愿做的,报社能够做到的;不要好大喜功,不要报那些政府不喜欢的,报道后百姓又做不了,媒体也骑虎难下的报道,这样会事倍功半,恰得其反;
在基本模式上,要着眼全局,积极引导,重在建设;强调现场,重视亲历,取证准确;网报互动,形成合力,穷追猛打直至水落石出。对选准的题材,各方面都要积极配合,尽量做出效果来。
若干年后,西海油脂还是悄无声息地倒闭了。这与此次曝光事件有没有直接的关联,已经没有人去计较。但经历过此事件的王小度,内心则一直有一种酸酸的感觉,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舆论监督的力量,千万要慎用,用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