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建报业大厦

一定要建报业大厦

“算起来也就四层半,塞的下了这么多人?五楼会议室一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我们是全省唯一还在危房里办公的市级党报社了!”春寒料峭,春节过后刚一上班,刘海洋就在报社院子里上下左右地张望这栋几年前就被鉴定为危房的办公楼,自言自语道。陆陆续续上班的员工一下子就在院子的空间里停满了各式车,年前刚提拔为报社首席记者、采访部主任的李平来到刘海洋身边,笑呵呵地说:

“刘总早,又在想报社大事啊!一大早就在发感慨!”

“是哟,我们是全省唯一还在这么一栋危房里办公的市级党报啊!”

“刘总带领我们建个新家呀,建个西海市地标性建筑!”

“好啊!有理想总是好的。我们一起好好干吧,多写好稿,多拉广告,总有那么一天的。”

扯着咸谈,刘海洋也一起随同事们上到四楼。

刘海洋今天的感慨可不是心血来潮或者偶尔的有感而发,在他的心里,早有个宏大的理想,正如李平说的,建栋标志性建筑——西海新闻大厦!党报,党的喉舌,就该理直气壮,就该像一面鲜艳的红旗,占领城市制高点,引领舆论导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中心工作鼓与呼,为这个地方的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舆论保障。

早在两年前,刘海洋在参加省委宣传部召开的一次有全省各党报社长、总编到会的会上,在了解了各报社发展状况、办公情况后,就有了这个想法:西海应该有一栋属于城市标志性的新闻大厦,而不是现在这样,蜷缩于小巷的一栋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危房。这个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刘海洋到多个兄弟报社所见所思所想的不断积累,越发地清晰起来。其间,他私下和社长朱瑞开玩笑地试探性地说过一次,没想朱瑞“一句话就把他抵死在石壁上”,“十年内想也不要去想,能在这里安安稳稳地办下去就不错了。就我们这个经济条件还想建标志性新闻大厦?”好像刘海洋心中的理想在朱瑞眼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样。但即使这样,刘海洋依旧不死心,他做他的梦。他坚信:有理想总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

春节前,报社召开了党组会,议完既定事项后,朱瑞要各位党组成员好好思考下,理个思路出来,看近期或者近一两年、三五年要办些什么大事,下次也就是年后的第一个党组会或者社长办公会提交,仔细讨论下,整成个报社发展五年规划。因此,刘海洋近期以来就一直在完善、丰富着他建大楼的想法,甚至于已经形成了书面报告。

2009年的春节来得特别早,1月26日就是大年初一,2月9日就过了元宵节,万嘉县的农村有句土话叫“恰(吃)完时新羹(元宵),勾头勾脑做营生”。“营生”,在农村就是农活、工夫。意思是过完元宵节,年,就算过完了,就要开始老老实实干农活。农村是如此,仅放七天假的各行政事业单位就更是理应收心、全力工作了。因此,报社决定在元宵节后的周五召开报社社长办公会,研究报社近期工作和较长远的工作打算。

在这次会上,各位社领导们就各自分管工作提了些打算和设想,其中包括新闻业务上的四季歌,总体和往年差不多。刘海洋只提一件事,那就是建新闻大厦的设想。

在会议正式召开之前,刘海洋先把他的《关于筹建西海新闻大厦的设想》方案摆放到各位社领导的位置上,并说“我的一点想法,请大家多指导”。等开会后轮到他表态时,他就直接说:“建新闻大厦势在必行!或许我们市里的长远规划里已经有了想法,或许还没。但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没想法,都不拿出方案来,那么,这么多市直单位,市里凭什么一定要考虑你,或者优先考虑你?”

稍停顿了下,刘海洋接着说:“我们提出要建报业集团,或者已经有了那么几个公司,有了点集团的雏形,这是好事,省报也带了头。但目前我们连办公场所都还是危房,拿什么支撑报业集团?说出去我自己都觉得脸红。因此,我觉得建新闻大厦的事是当下的重中之重,是当务之急。我提的方案只是个粗枝大叶的初步设想,需要报社统一意见,需要集中报社的才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讨论,然后提出更加成熟的方案,提交给市里。”

在刘海洋的方案里,虽然他自己说是初步设想,但实际上挺成熟,甚至说到了在未来的新闻大厦内部将建设新闻采编、新闻发布、新闻培训、网络舆情管理、动漫产业创作、新媒体运营、影视制作等功能区。大厦建成后将是西海报业集团总部所在地,也将成为报业集团转型升级的新支撑、新平台。对西海而言,标志性的新闻大厦的建设还将起到提高市民公共文化生活、丰富城市功能、展示西海新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城市地位的作用,形成强大的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城市新的“文化会客厅”。同时,在国家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省里提出建设东部沿海城市后花园的大背景下,西海更应致力于带动周边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立足西海,辐射全省,使之成文创产业“发动机”。如此,前景一片光明,极具诱惑力。

刘海洋说过后,好几个社领导都作点头状,也纷纷议论开了,因为报社办公楼是危房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这,每次出去开会或年底的安全检查考核时,老是弄得大家灰头土脸的,都希望能够建栋新楼,扬眉吐气下,直起腰杆做人。当然,大家也只是泛泛而谈,因为这个事太过重大,至少是要等社长表态了大家才会明确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时,朱瑞又习惯性地抽出根烟,在桌上墩了墩,然后点燃,猛吸了口,吐出,继续增加会议室的弥漫烟雾。

朱瑞扫视了下全场,说:“建新闻大厦,这是多么好的事啊,想想都挺美!我们的报业集团那也还是没影的事呢。可是,就目前我们的经济状况,不要说建新闻大厦,就是建栋与现在同等规模的办公楼也建不起啊。你们总是把问题想得这么简单,我们报社现在的财务状况大家不是不知道,顶多就是个吃饭财政,甚至有时饭都吃不饱,还奢谈建新闻大厦?我觉得这是不切实际,是幻想。”朱瑞猛抽了口烟,把烟头摁灭了,似乎不解恨,又狠狠地在烟灰缸里扭了几扭,接着说:“请大家千万不要动这个念头,想着要市里帮我们建新闻大厦,那更是幻想。市里这么多事要做呢,凭啥给我们建新闻大厦呀?还有广电大厦、出版大厦要建呢,都建吗?市里有钱吗?没有啊!如果市里觉得需要建什么报业大厦、新闻大厦或者广电大厦,自然会建,市里没提,没纳入规划,我们千万不要有盲目冒进的想法,会犯错误的。”说到这,朱瑞停了下来。

一段时间的沉默后,刘海洋接着说:“我的意思不是说建就建,而是先要有这个想法,然后思路逐渐成熟,最后提交方案。建新闻大厦单靠我们报社肯定不行的,全部指望市里支持也不现实,我们要有心理准备,要多条腿走路,一是向上级要,要项目要资金。我们是老区,老区的党报还在危房里办公,上面总要支持些。二是自己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搞活经营,多存点钱。三是还可以通过部里出面,向各县市区寻求支持、‘化缘’啊!我们《西海日报》是全市人民的党报,并不是我们在座几个和那两百来号职工的,应该广泛发动群众发动社会的力量。我们甚至可以联合电视台一起建啊,到时根据出资多少划分产权。”在步骤上,在资金上,刘海洋又这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刘总啊,记得之前有一次你与我闲聊时说过,要建新闻大厦,我当时就肯定地回复了你,十年内不要有这个想法。我以为你打消了这个念头,谁知你却还念念不忘,一直琢磨着这个事。这可不太好啊,报社穷是事实,住危房也是事实,但要勒紧裤腰带建楼,你是要克扣职工工资呢还是要减少他们的收入?我们可是有承诺的,要不断增加职工收入,增加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一旦启动大厦工程,不要说承诺兑现不了,连工资也会保证不了了。到时,我们拿什么向职工交代?”

朱瑞又看了眼刘海洋,最后说:“所以,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吧。别的领导还有什么事?”

“没事就散会了。”不等大家表态,朱瑞就结束了当天的社长办公会。

朱瑞说完就起身了,可刘海洋又追了句:“我保留自己的意见!”朱瑞没有理睬刘海洋,继续走出了会议室。

回到办公室,刘海洋把自己深深地埋进沙发里,闭上眼,又感觉到了排山倒海般的压力把他包围在中央,他似乎有力使不出。他清楚地知道,朱瑞之所以不支持他的观点,主要是因为朱瑞快要退居二线了,或许今年,或许明年。他可不想在自己退二线前把这项工作启动,劳民伤财而又算不到自己的功绩,更不想在他退二线之前背上一个天大的包袱,让后来人对他说三道四。

其实,刘海洋更清楚,朱瑞一直以来,在任何事上都是以“求稳”为前提,为自己政治生涯的行为准则,特别是现在他离退二线差这么点时间。在报社发展上,他只求报纸不出政治差错,而对于报社发展,则都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前在晚报的发展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晚报失去了多次大好发展机会,至今刘海洋都还觉得有愧于晚报。而日报也是如此。前几年西海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时,连省城的报纸都把脚伸到西海来,成立了开发公司,且开发了几个小区,赚得盘盈钵满。而《西海日报》却总是看着别人赚钱,自己当观众。当时,也是刘海洋和分管广告的副总一并提了个方案,报社本就有个经营部,后来又有了实业公司,以此为契机注册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与人合作开发房地产,顺风顺水啊。方案也是被朱瑞一票否决了。如果当时成立了开发公司,哪怕建成一个小区,也早赚回一栋楼的钱。之后,刘海洋他们又退而求其次,说搞不了房地产就搞房地产销售代理,借报社的宣传平台资源优势,帮助别人卖楼,一揽子承包卖楼全部业务,按比例提成总可以吧,那也是可以赚大钱的。朱瑞也不同意,怕这怕那怕出事,就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传统广告,做政府形象广告,辛苦地赚点小线。

一个个机会就在这样的“怕”中悄悄溜走,报社仍一股脑儿地穷。刘海洋还知道,在个人小利益上,朱瑞却从不让步,又有一股子霸气,在一些敏感事上甚至搞一言堂。在朱瑞当社长这几年,经他的许可进来的人快要一个班了,动不动就进人,甚至有一家子进了三人,进来的人又不会做事,全堆到办公室,堆到通联发行部,搞得报社风气很不好。

想着这些,刘海洋就气不过,“这件事没完,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至少要让市里知道我们有这个想法呀。”刘海洋这样在心里对自己说。

朱瑞回到办公室,也斗争开了。他也想着和刘海洋一样的问题,“这个刘海洋,尽给我出难题。他当初在分管晚报时就尽给我这个那个‘麻头’事,现在在我退休在即的当口又提出个这么大的难题来。建新闻大厦,没个五六千万的想也不要去想啊。这么大的事,哪是你这个副职去想的,真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啊!”

“这个不识好歹的刘海洋!”朱瑞甚至有点恶狠狠地在心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