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机会,借力外援

制造机会,借力外援

“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刘海洋坐进藤椅里回想着刚才会议上自己和社长所争论的晚报发展的焦点,自己表述的观点是否有偏差。

“唉,看来社长是不会支持晚报快速发展的思路了。他眼里应该是以稳定压倒一切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那就小步快走吧,让大家看到点甜头再说。”刘海洋心里想着,就打电话叫马建国上来。

待马建国到了,刘海洋还在一边喝着茶,一边回想刚才的细节,看哪里说错了没有。想晚报的报告和自己的设想哪儿不对,是虚的还是实的,是吸引力不大还是过头了?

“刘总,社长办公会没通过我们的计划?”看到刘海洋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马建国就猜到了几分。

“是啊,说要向部长汇报。我看是社长首先就不同意。所以,我们也不要指望会得到部长的支持。”刘海洋起身给马建国倒了杯开水,又坐回藤椅上。刘海洋喜欢坐藤椅,其他班子成员都是真皮老板椅,而他却从仓库里找了张之前不知谁使用过的藤椅,仔细地擦洗干净,一晃就用了几年了。他说就是喜欢藤椅这种真实、自然的感觉。

刘海洋简单向马建国传达了下会议精神和自己与社长的意见,接着说道:“还是按我们的第二套方案做好第二手准备吧,以晚报的名义打报告,明年扩版,每周一至周五,每天四个版。周末休刊。另外,再打个报告,招不了十个人,我们就减半,招五个人总可以吧。全部充实到采编和广告部去。你说呢?”

“这些方案,我们之前总编会就讨论过。也做好了两套方案,现在按第二套方案执行就好。谢谢刘总为晚报的事操心。”马建国可以想见刘海洋在社长办公会上与朱瑞社长激烈争论的情形。他打心眼里佩服刘海洋对事业的执着,特别是对看准了的事的决心。在晚报发展上,他和刘海洋有着高度一致性,同样认为都市报、晚报的春天要来了,现在不好好把阵势拉开,等到春天真来了再仓促上阵就会错失良机。作为总编,那就会成为晚报的罪人。因此,他怕失去这次起航的机会,怕成为晚报的罪人。而在报社班子里,刘海洋作为分管领导,是全力支持晚报发展的,而且还是个敢想敢做敢担当的好领导。

也基于这个原因,在晚报班子里,其他几个班子成员又与马建国高度一致。富有闯劲、才华横溢的王小度就更加期待晚报的快速发展。

宣传部副部长丁建华在西海日报社开过社长办公会后才在一次会议上见到朱瑞。会议空当时,聊着聊着,他就把话题引到了《西海晚报》的发展上,然后婉转表达了自己看好刘海洋对晚报发展的设想。朱瑞没有表态,他知道丁建华和刘海洋是铁哥们,就说感谢丁部长的支持,晚报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事,班子正在考虑中。

在朱瑞还没向部长汇报晚报发展事项时,晚报的申请就已经递交到了他手上。当然,申请报告上有刘海洋的意见,“晚报要发展,必须走扩版之路,这是大势所趋。拟同意,呈朱社长并各位领导阅示。”

如此,朱瑞觉得自己已经有点骑虎难下了,或者是自己被裹挟着前进。

“刘海洋啊刘海洋,你就不能安分点吗,这么急于要表现自己?稳定压倒一切啊!万一不行了,看你吃不了兜着走。”于是,在他向部长汇报时,也就不得不取了相对折中的态度。而部长之前也听过丁建华的介绍,也看了晚报社转发过来的调查报告。因此,在朱瑞没有反对的情况下,他也对晚报扩版发展的事抱赞许态度。

晚报扩版的事定下来后,马建国领着一班人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工作。其间,刘海洋也一直掌握着晚报扩版和招人的各项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