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神兵

空降神兵

2004年元旦后,西海日报社来了个可爱的娃娃脸帅哥,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很随和,很有亲和力,但也很普通。他叫李平,从沿海城市宁波的一家商报社调入到西海日报社工作,做一线记者,正式职工,没有职务。谁也没料到,十多年后,这个以普通记者身份进来的小青年,就快速成长为报社的总编辑。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李平,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科班生,原在宁波一家商报做记者、编辑。李平在学校时又选修了广告设计专业,是典型的双学位高才生。正因为修学了两个专业,对他的采访和编辑,都有莫大的帮助。

后来才知道,李平和王小度有相似之处,王小度是为爱情留在报社,李平是为爱情回西海进报社。李平的女朋友是西海市排名第一的七中的一名教师,在大学时算是校花级人物,在七中是校花级老师。因为是校花级的美女,总有纷纷飞舞的蝴蝶扑来啊,防不胜防,李平觉得。因此,每一次假期分开,他都挺紧张的,恨不得立即又可以放假回来。这样煎熬着,他怕自己挺不下去,也怕女友坚持不下去了。因此,他就只能想办法调回来。

在商报,李平是报社的一把锋利的“长矛”,这个雅号是商报总编给的,年轻有思想,敢创新敢作为,观点犀利,做起新闻特别是舆论报道和深度报道来,那简直就是一个字:绝。几年时间,他写出的经典新闻就一串串了,很多成为新闻论文里广泛引用的典范案例,有些已经写进了新闻教材。这样前途无量的李平当然是报社的“香饽饽”。当得知他有女友还在老家时,报社提出,要么聘她一起到报社,要么报社出面帮助把她调过来。李平把这想法告诉女友后,女友却一票否决了,她说:我就喜欢西海,哪儿也不去了,你看着办吧。

英雄难过美人关。

左思右想,李平决定还是回家乡吧,反正父母也老是催自己,一大把年纪了,快点回家,结婚生孩子,他们想做爷爷奶奶了。

复旦的高才生,沿海新闻界的“长矛”,这是天降英才啊!当有人和西海宣传部一牵上线,立即就一路绿灯,李平回来了。

李平虽然帅,但很低调。不管是做人,还是采访,他从不提他的经历和成绩。搞得开始时有些同事都认为他是托关系进来的“小字辈”。但当几个重要新闻一出手,就把同事们惊呆了:妈呀,这是大神啊。慢慢地,他的故事被挖掘出来,他在商报的经典新闻案例被一个个搜了出来,成为大家学习、效仿的典范。崭露头角的李平也开始了他在《西海日报》的崛起之路。

正当西海日报社酝酿着给每个记者编辑配发电脑时,另一项技术上的飞跃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这项技术就是报纸彩印。

省城的报纸已经在一年前就开始出封面、封底彩印了,根据出版需要,他们甚至已经能够印出全彩报纸。

现代报业的印刷,经过了最初的铅字排版到激光照排,这是一次质的飞跃。激光照排从21世纪初面世一直到现在。而报纸的颜色方面,黑、白、灰是报纸的主色调,为使内容更醒目,特别是最开始时广告的需要,则从黑白两色发展到套红,再到单面彩色,到全彩,每一次革新都是一次跨越。而到现在的一些报纸把有声、全景、VR技术都融入进去,那就是高科技在报纸上的运用了。但最传统的,使用最广泛的,还是我们现在阅读的普通的彩印报。只是纸张质量和印刷技术一直在不断前进。

2004年12月18日,《西海日报》实现彩印,可出单面彩色的报纸,也就是封面和底版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