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怠政
9月28日,离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日还有两天。
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强大了,我的国”中,各种歌颂祖国强盛的段子、视频、抖音通过成千上万的微信公众号、群,传播到每一个角落。不得不说,在伟大的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太强大了,太快了,太自由了!以至于一些看上去是歌颂、是表扬,实际上却是伪装了的、改头换面污蔑我们国家、我们人民的段子也充斥其中,防不胜防。
这不,正在刘海洋办公室汇报支部工作的王剑就拿起手机给社长看,说:
“社长,您看这条自媒体微信的内容,明显是诋毁我们的国家、诋毁我们的领袖啊,一些人却看不出来,还盲目叫好,盲目转发。唉,现在的自媒体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啊。一些敌对势力隐藏其中,让普通百姓如何识别!?防不胜防!”
刘海洋作为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和其他班子成员一样,以普通党员身份被安排在各个支部挂点联系,而刘海洋就在王剑这个党支部。王剑扶贫结束后,2018年起,任西海日报社采集发布中心主任,兼第三党支部书记。支部的一些活动、方案,王剑会经常咨询、请示刘海洋。刘海洋看了眼王剑的这条信息,也很快看出了问题,想起今天早上上班前周刊部主任刘华平也向他再次汇报了市里有几家网站、微信公众号还在大量使用周刊的稿件,连出处都没打,因此刘海洋同样很气愤:
“确实是,网信部门要有大动作,要把这些网络自媒体和公众号管起来,或者直接关了,不能让其泛滥啊!任这些没有任何投入、没人审核的所谓自媒体、公众号们发展下去,怎么管控?会乱套。习总书记说,要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没有网络的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说得多好啊!中央是看清了网络的乱象,地方就该有动作了呀,年年说整顿、说治理,可自媒体却越来越多,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没有规矩。就是地方动作太小了,或者没有动作!”
“我们市里的网信办也没任何动作,连那些有场地的网络媒体都管不住,任其乱象,觉得只要不明确反党反社会主义,其他的都睁只眼闭只眼。或许也是他们管不过来,自媒体太多了。”
“是,之前几家严重侵犯报社权益的网络媒体,在几次部长会议上我都反映了要求去治理,可就是没见网信办有任何实际行动。这些媒体仍然我行我素。”
说起自媒体的问题和乱象,作为西海市委机关报的社长,刘海洋确实洞若观火,也如鲠在喉,几个场合都大声疾呼,不仅仅是因为自媒体的盲目发展对党报等主流媒体的冲击,更是作为一个媒体人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心,对新闻发展方向的担心。
聊完这些,王剑的目光停留在一份文件上,是市里下发的对各市直单位用人政策的新规定。看到王剑盯着看,刘海洋就说:
“你看下吧,这份文件已经在传阅,马上就要在全报社传达,是市里公开下发,没什么保密的。”
王剑简单看了下核心内容,就说:
“这是好事,如果真执行了,可以减轻我们报社好大的负担。我们现在养了不少闲人啊,而且,这些闲人待遇和一线人员还都是一样的。”说到后来,王剑已经有些气鼓鼓的了。王剑平时也是个埋头做事的业务骨干,因是部队回来的,还保留着一身正气,所以领导们都比较倚重他,喜欢他,与刘海洋也说得来。
“是啊,我们今年光补社保这块就要600多万,可怜我们之前都是拣最低档靠。之前太低了,如果按现在这种标准,退休后工资会养不活我们自己。加上还贷压力,我们现在的日子非常紧张啊。”
王剑虽然只是个中层主任,但他常能站在社领导的角度,也就是站在全报社的高度考虑问题,这与他的当兵经历,以及在晚报当过常务副总有关。当然,与他的性格也有关。他看不得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和事,对之前没有通过考试,甚至是随随便便就进来的,或者通过做临时工,干个一两年转正式聘用的一些人一直持否定态度。实际上,大凡这些通过关系进来的人,也做不了什么事,特别是在报社这样业务要求强的单位,不能做业务,就只能往后勤挤,人多了甚至就成了摆设,成了报社发展的蠹虫。
这些年来,为缩小中、西部地区公务员平均工资和北上广、沿海城市公务员工资的巨大差距,在实行阳光工资的前提下,一些地方采取了增发以月工资为基准的年度绩效工资的模式,以此在稍稍缩小工资差距的同时,也激发基层公务员们的积极性,努力工作,除了职务晋升外,工资也有盼头。但这部分奖励性工资并不是人人都有,也不是每个单位都一样,要根据单位所获得荣誉的多少。而且,一些参公单位,特别是事业单位,则要根据单位实际效益情况,斟酌发放。像《西海日报》这样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奖励性工资财政肯定是没法保证的,能不能发,能发多少,完全取决于报社的实际收益。由于近几年报社领导班子齐心谋发展,效益稍好,每年也能发出那么四五个月的奖励性工资。但时,由于报社在编的人员只有一半多些,拨款有限,要养活七八十号编外人员确实艰难。要发放奖励性工资,而且那些聘用工、临时工,也是按同工同酬的要求全额发放,压得报社喘不过气来。以至于在开始发放的那几年,报社还出过笑话。
当时,报社经济不太景气,账上的“余粮”不多,能保证正常发放工资再有个一两个月的奖励性工资就不错了。因此,当时的社长不希望报社评到太多的荣誉,获得太多的奖励。因为,在一些强势单位、效益好的单位,都是打破头去争取荣誉,好多发奖励性工资。可对不景气的报社来说,如果获得太多的荣誉,而又发不出奖励性工资,就会被人耻笑,员工们也会闹意见。有一年报社在获知已经能够发放三个月奖励性工资的情况下,又获评了市级文明单位,社长掐指一算,发不出奖励性工资,干脆,私下里找部长,将此项先进在文件下发前偷偷取消了。
这个真实的案例成了有些市直单位人员眼中的笑柄,也成了某些人口头的故事讲了好多年,在报社一部分员工心中,也是当笑话看,把当时的社长看扁了。但是,报社内部有大部分领导和员工是怀着痛苦、同情和无奈的心情的,摊子大,底子薄,收入少,“养家糊口”都难,又哪能财大气粗?从那时起,报社一些社领导开始反思,报社的人事制度是不是太随便?聘用工和临时工的待遇是不是太高了?同时,一些人也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反思,当年社领导提出同工同酬这个概念并执行时,有没有私心,是不是因为自家进的人多了而实行的?不管怎么样,近些年进了这么多人,又不管什么岗位全面实行同工同酬这两项,压得报社喘不过气来。
现在报社发一个月奖励性工资,就要100多万,如果全年发5个月就要六七百万,而报社全年的广告收入也才1000多万,光奖励性工资就要啃掉一半多,家难当啊。
因此,当这份文件下发后,特别是文件里规定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不得超过编制数的百分之二十,且工资要按岗位性质不同区别发放等规定,有几个社领导都在心里窃喜,早就应该这样了,这也算对之前人事制度不规范,随意进人的纠偏。如此,让单位轻装上阵,这在当前媒体融合改革的当下,该有多重要啊。
作为掌握着全市重要新闻信息的报社采访中心主任王剑,之前对这个事已经有所耳闻,这次看了正式文件,也是欣喜不已。
“我们就应该借这个机会,把报社里这些闲人们请出去。报社不做事的太多了。做一点点事,却与累死累活的一线人员拿一样的工资,还高高在上的,甚至不做事,却对做事的人指手画脚的,也大有人在。如果能真正把这些不做事的人请出报社,让会做事能做成事的人得到应有的待遇,那么报社还是大有希望。盼望社领导要拿得起刀子啊!”说到后面,王剑甚至有些激动了。
刘海洋也有些小激动,他和王剑就像谈心样说起了一些工作中的现象,他压低了语调说:“王剑,你知道吧,有些人不干事,拿着钱,还不满意。司机小张你知道吧,断断续续请了几年的病假,之前是给他发全额工资,后来整治吃空饷,报社发给他基本工资,他还去找我们张副社长,诉苦诉冤甚至言语威胁呢!”
“真是不知好歹啊,只是一个司机,就可以把老婆从超市临时工弄进报社,还整成了正式社聘人员,报社所发的每一分钱,他家都得两份,还不满足?”王剑快人快语地诉说着作为一个转业老兵,一个眼中揉不进沙子的一线骨干的不满,大摇其头。
刘海洋其实读出了王剑的潜台词,小张仅仅因为给前任社长开车就把无业的老婆调进了报社,拿着正式工的待遇,而王剑的老婆,至今还在县城上班。早些年,为了解决分居问题,特别是在小孩上初中时,王剑也按正常渠道向组织申请过,可人事部门说这是逆向调动,想都不要去想。后来,王剑也提出让妻子停薪留职到报社做临时工也行啊,可领导不同意。一气之下,王剑断了念头,硬扛着,不就两地分居吗。可看看单位上那些进来的人,他心里就来气,这些人哪个是正常手续考进来的?调进来的?刘海洋也深知那些年进人的乱象,只是他那时也只是个从外单位调来的副总编,无权左右其他。但刘海洋自己和王剑一样,没有进过任何裙带关系人员,哪怕是自己做了总编、社长后,也没有松过一次口。
也正因为这样,王剑信任、敬重刘海洋,一些心里话,一些他发现的问题,会及时向刘海洋汇报,或者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