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大娄子
西海名字虽然有个海字,但却与海不沾边,当然不是东部沿海城市,也不属于国家正在全力扶持要“崛起”的西部。因此,西海人在有些场合就自己调侃自己说“我们不‘东’不‘西’,不是‘东西’了”。正因为这样,东部沿海大开发时西海挨不着边,西部大开发时,也与西海无关。西海和它周边的城市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好些年。当然,国策制定者们不会忘记祖国的任何一个省、市。这不,近些年国家提出了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性口号,并给出了一揽子优惠政策。如此,西海经济也终于慢慢苏醒过来。
虽然有中部崛起的政策,但西海人的思想解放还没跟上。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省都开展了思想领域的“思想大解放”讨论活动,西海也提出了“西海思想大解放 助推经济大发展”的思想运动。这些运动,对于西海的主流媒体如《西海日报》《西海晚报》、西海电视台来说,当然是前哨了,要做好大解放运动的发声筒、传声筒,还要做好稳定器。因此,所有媒体人都绷紧着弦,谨小慎微地投入到这场思想解放大讨论中。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一不小心,《西海日报》就捅了个通天大娄子。
2014年的西海“两会”在2月初召开,比往年早了个把月。每年的两会都是媒体报道的重头戏。特别是今年的两会,要选举新的市长,要把现任“代市长”张小春前面的“代”字拿掉。有选举任务的两会是更重要、更有“卖点”的两会,这是媒体人潜意识中的共识。为追求时效,提高服务性,西海晚报社每年都要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在第一时间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干货”拧出来,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数据、图表的方式告诉读者,也以此获得读者的青睐。同时,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或者包装,也是检验媒体水平的一次较量。因此,按照策划安排,西海晚报社老资历记者、采访中心主任贺小军在拿到《政府工作报告》后,立即闭关修炼,综合之前准备好的材料,对报告当即进行了解读。应该说,解读非常成功,编辑也非常给力,把读者关注、政府重视、民众关切的东西都解读到位了,两个版的内容,配合一些园区企业、美丽景点等图片,大气又清爽。在私下里,参与解读的西海晚报记者、编辑甚至在等着领导的表扬。同时,当晚《西海晚报》的官方微信也没有休息,连夜把解读好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最快的速度在12点左右推送出来。
可是,表扬没有来。第二天一早,散发油墨香味的晚报刚发到中心城区及市委、市政府两院的部分读者手上,绝大部分还在送往各县的路上时,西海日报社社长罗文方就接到了市政府秘书长的电话,要报社立即将没有送出的晚报全部收回,社长和总编立即到市长办公室来。罗文方和秘书长私交不错,小心翼翼地问出了什么问题,秘书长不多说,只告诉他是晚报的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出问题了。当战战兢兢、心里打着鼓的罗文方和刚提拔为报社副总编辑、负责采编业务的李平来到市长办公室时,市长都没让他们坐,黑着脸地把晚报丢到他们两人面前,“你们就这样办报纸啊!你们解读的是什么东西?这么多数据是错误的?你们‘三审三校’了没有?把的什么关呀?”连珠炮似的发问让罗文方和李平更是站立不安,没等他们缓过神来,市长又说:“没发下去的报纸立即收回!网站稿件撤掉。回去好好检查,查清楚这个报道是怎么出来的?哪来的材料?是不是别有用心?”最后一问吓得罗文方一激灵,都要流下老泪了。“两会”还在开着,市长没有给他们解释的机会,说完瞪了他们一眼就黑着脸走了,罗文方和李平也只好跟着出了市长办公室。
送走市长后,罗文方和李平立即回到报社,继续要求晚报收回当天没发出的报纸,同时把晚报总编刘小群、当班副总编周海刚、当班编辑和记者一块叫到办公室,找来会议上下发的正式版《政府工作报告》逐字逐句地和见报稿校对。结果发现至少有七八个地方的数据和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看得一帮人冷汗涔涔。经过各个环节的仔细回忆,原来是贺小军昨天晚上八点钟拿到的《政府工作报告》电子版不是最后的版本。当晚10点后,市长和市政府相关人员还连夜进行了一些数据的重新核实,并做了最后修订。也就是说,贺小军解读的版本和第二天发到两会代表、委员手上的版本不是同一个版本,问题的严重性可想而知。同时,这个版本的解读也被西海日报社的中国西海新闻网原文采用了。
早上接到罗文方电话后,西海晚报社分管发行的副总王剑立即带着办公室人员奔赴邮局和市委、市政府两院的收发室,将没有发出的晚报全部收回,当天共收回晚报15000多份,只有2000多份已经发出去了。
做完这些工作,刘小群要分管副总陈延平立即起草一个检查,上午下班前交到市政府秘书长手上。
经过仔细询问前因后果,陈延平起草了一份检讨,经刘小群看过后又交到李平手上,然后交到秘书长刘大绪手上。刘大绪当即打开这份《关于西海晚报发布〈政府报告〉解读的检讨》看起来。主要内容是说晚报班子深刻地认识到发布此稿,说明管理中存在把关不严的情况,此稿没有按纸媒稿件的规定按程序送审;其次,我们对网媒中心的管理也存在漏洞,重要稿件没有报请报社领导同意,没有通过两会会务组审稿人审批环节。为此,我们深刻检讨……最后,还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解释。
刘大绪看完后,脸上没一丝表情,心里说,“罗文方啊罗文方,你是真拎不清呢,还是根本就没有政治站位?张市长上任的第一个重要会议你就来这么一出,是想出新市长洋相啊?还是真的‘别有用心’?政府工作报告错误解读的事刚出,都还没追责,今天又擅自在微信里发布了《张小春当选新市长后,都说了啥?》推文,将张市长去掉‘代’字后第一次讲话的原文摘要发布,惹得市长又生了一次气。一个事接着一个事,捅了这么大的娄子,以为由晚报出面这么轻描淡写地说上几句就能过关?”
秘书长拿起电话,拨通了罗文方的手机,拨通后故意不说话,等着罗文方说了几句“老哥啊,请多担待,请拉兄弟一把!”后,才说:“你们这是检查吗?是在强调理由吧,难道是市长做错了?你们根本就没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不要说市长那过不了关,连我这都看不下去啊。你们是在叫屈呢,还是在邀功呢?老兄啊,拿回去你们再琢磨琢磨吧。”说完直接挂了电话。
“唉,撞到枪口上了。”罗文方拿着手机发了好一会儿呆,才自言自语道。
之后,罗文方已经坐不住了,立即通知召开社长办公扩大会,把所有班子成员、两报业务部室主任,参与两会采编的一线记者、编辑都召集到一起,强调了政治家办报的重要性,强调了编辑最后“把关人”作用等,然后要求相关人等现场把这几天两会的相关报道全部检查一遍,把这几天接二连三的“问题报道”的严重性和后果一而再,再而三地仔细列出来,要办公室主任陈文熙重新起草检讨稿。首先要从班子成员思想上找根源,然后从制度上、管理上、程序上深刻剖析造成问题的原因,李平把关,尽量写深刻、具体,狠狠地进行自我批评,并表达坚决改正的决心,不能少于2000字。
几经讨论、修改,最后到达张小春市长手上的检讨书是这样的:
关于近期西海日报社存在问题的检讨书
尊敬的张市长:
今年“两会”报道工作,我社中国西海网及《西海晚报》及《西海晚报》官方微信分别在2月4日、9日违规贸然播发《政府工作报告》及政府主要领导人讲话。这种行为是报社班子和采编人员缺乏职业素养、不守纪律、不讲政治的表现,也是报社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不强的表现。特向市领导和上级部门做出深刻的检讨。
一、管理不严,制度不实是这次违规发布的主要根源
1.2月4日,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西海日报社首次以全媒体阵容对之进行宣传报道,中国西海网特别进行了图文实时直播。由于经验不足、认识不到位,上午9:24,在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小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没有经过请示汇报,就贸然将《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到直播版块上了。
报社查摆原因后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还要在“两会”上接受代表的审议,将尚未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随意全文刊发,这种做法是严重错误的,是不懂业务、不讲规矩、不守纪律的表现。虽然我们在当天上午11时许开幕大会结束时就发现了问题并立即将全文删除,但在网络上已经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市里的工作陷于被动,并经过事后许多同志的大量努力才最终消除了影响。
2.2月9日晚12:43分,《西海晚报》官方微信管理人员在没有请示汇报的情况下,以“张小春当选新市长后,都说了啥?”为题,擅自将市长在人代会上的讲话全文发布。
十分不应该的是,晚报微信平台的此次违规违纪发布事件是发生在西海日报社多次按照市政府秘书长、市委宣传部领导批评、指示精神进行反思、整改之后。究其原因,是西海日报社在进行反思、整改时,考虑问题不周全,没有举一反三,没有将西海晚报的相关人员纳入,管理不严,制度不实,形成隐患和漏洞。
二、深刻检讨,吸取教训,敲响新媒体管理警钟,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上述事件发生后,西海日报社分别召开了党组会和社长(专题)办公扩大会,深刻检讨,统一认识。《西海日报》所属网媒两次发生违规违纪类似事件,说明报社对网媒的管理十分薄弱,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低级错误,洞穿了网媒管理的底线,敲响了警钟。今天如此,不及时悬崖勒马,说不定哪一天还会出现更大的纰漏,给市里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以往《西海日报》所属各媒体也曾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但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没有吸取教训,没有从根本上从制度上挖根源,没有举一反三地找原因,没有整改和提高。少数采编人员甚至在犯错误后,还不以为然,觉得是为了抢好新闻,追求独家、首发而自我原谅,甚至觉得冤枉,这是十分不应该和危险的。
记者是最应守纪律的。西海日报作为西海的主流媒体,职责十分重要。新闻无禁区,宣传有纪律。作为记者,他不是自媒体,他是党和政府舆论工具的记者,责任重如山,纪律强如钢。这些年来,我们盲目地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甚至麻木了。有的记者对什么该报,什么不该报,如何报,哪些应该请示与授权,全然不顾,责任意识缺乏,没有绷紧新闻安全之弦。积习难改,积弊渐多;制度不健全,有些重要规定没有及时更新;管理不严格,处罚不严格,这都是我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在进行深入剖析和查摆报社内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领导班子一方面立即组织中国西海网编辑部、《西海晚报》编辑部全体人员召开检讨会,对事件的责任人进行追究。另一方面,汲取这次事件的教训,举一反三,深刻认识新媒体的重大责任,深刻认识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的特殊要求,严守新闻纪律,严格编辑、发稿程序,严格请示、汇报制度。同时,要加强对记者的培训,提高报社招聘记者的门槛,严把进人关。
中国西海网总裁和总编辑,《西海晚报》总编辑,《西海日报》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在2月5日的编前会和2月9日的市“两会”宣传报道总结会上两次专门就此事做出检讨反思,在检讨纠正错误的同时,全面检查西海新闻网“两会”相关报道和其他新闻报道,对中国西海网总编辑刘燕、副总编辑陈兵浪、编辑彭新平3人做出程序差错和严重违纪差错的处分,按报社采编规定每人分别扣发绩效奖500元,并对中国西海网后续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部署。
西海晚报社班子连夜召开了总编办公会。网媒中心分管领导周海刚及总编辑刘小群分别进行深刻检讨,自查自纠,并责令网媒中心主任吴文芳和采访中心主任贺小军两人写出深刻书面检查,以观后效。同时,将有关纪律要求落实到编辑部全体同志。
三、建章立制,严格要求,从制度上杜绝不再犯类似错误
西海日报社发现上述问题后,深入剖析所犯错误的根源,立即制定了相关措施,要求相关部门今后杜绝犯类似错误。
目前,中国西海网已初步制定了如下几项制度要求,严格构建网络宣传的“防火墙”:
1.为新媒体(网站、微信等)制定严格的采编方案,以制度规范记者采编行为。
2.凡没有市委办、市政府办“两办”许可,中国西海网编辑部全体人员(含网站技术人员)不得在中国西海新闻网、《西海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网站的论坛擅自发布市委书记、市长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工作报告等;如得到市“两办”的许可播发,也必须由中国西海网总编辑签发,并指定专人负责、在专门的版块播发。
3.有关市委书记、市长的时政新闻报道,原则上一律采用《西海日报》已经见报的新闻稿,如中国西海网需提前报道,首先要向市“两办”请示,在得到市“两办”的允许,并将稿件送审后才可播发。
4.指定专人负责中国西海网的时政新闻版块,原则上由中国西海网总编辑负责,特殊情况时由总编辑指定专人负责。严格稿件签发程序,没有经过总编辑签发的有关市领导活动的报道,一律不得在中国西海网以及《西海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上播发,如出现违规操作,定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同时,西海晚报社也强化了对网媒中心的管理,在原有管理制度基础上,做出如下规定:
1.微信、微博原则上只发布经过三审三校并已经见报了的内容;如果要发布第一手资讯,则以民生和社会新闻为主,且要以记者提交到平台的稿件为准。
2.凡涉及市里两会、经济工作会、市委全会等重要会议内容,及市主要领导活动的时政稿件,一律按级请示,按稿件审签程序办理。
3.凡是舆论监督稿件,必须报告总编辑同意后方可执行;凡涉及领导活动和重要会议内容的微博微信发布,必须报告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执行。
4.凡不是从报上转发的微博、微信,涉及市领导及政治敏感事件的,必须报社领导审核,对拿不准的内容要逐级请示报告。
今后,我们要以此次事件为戒,举一反三,守纪律,讲政治,懂规矩,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努力践行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帮忙不添乱,鼓劲不泄劲,做党和人民的喉舌不动摇。
以上检讨,请领导批评指正。
西海日报社
2014年2月9日
“希望你们能记住这个教训啊!”
看完检讨后,张小春无奈地点了点头,然后对刘大绪说:“你转告罗文方,既要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又不要有思想包袱,要一如既往地把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报道好、宣传好,把握好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好上传下达、沟通民情民意的纽带。政府的工作离不开媒体有力的准确的及时的宣传。”
正如检讨中所说的,其实西海日报社在向市长作深刻检讨的同时,一线采编人员心中更是波涛汹涌。
承认错误是必须的,那就是《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没有拿到最终版本,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记者一定有错,而且是主要责任人,这点挨批无话可说。但要说《“张小春当选新市长后,都说了啥?”》这个报道也要挨批,记者们觉得冤。特别是晚报送到外面学习过的几个记者编辑,他们认为,在沿海城市,在相对开放的都市报媒体,这个稿件无论从标题制作,还是时效性、受关注度,都是不错的。新市长上任的第一次讲话,对全市今后几年的工作导向、重点、布局都是带有前瞻性的、靶向性的,当然就是读者、百姓的关切点。这也是此稿发布后几个小时,阅读量就上了“100000+”的主要原因。上“100000+”在以往,那是可以领西海日报社当月总编奖“入场券”的。记者们认为,是市长太谨慎,小题大做了,或者思想不够解放,怕这怕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