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官司
2011年11月,肖扬从社长岗位提前三个月退居二线。接替他的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罗文方。
在肖扬离开社长岗位前的7月,报社与肖北家、刘其的广告承包走到了尽头。经营2年8个月,欠报社400万广告费,已经无法再经营下去,不得不提前终止合同。
从7月那次社长办公会下发会议纪要开始,报社一直在催缴刘其拖欠的广告款,但效果甚微。终止合同后,报社加大了追缴以肖北家为合同法人所拖欠广告款的力度。但和类似的不诚信商家一样,肖北家、刘其们玩起了躲猫猫,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在肖扬退居二线的第二个月,新来的社长罗文方召开社长办公会,新官理旧账,决定与肖北家彻底决裂,撕破脸皮,走法律途径。因此,报社很快启动了法律催缴程序,成立了催缴工作组,并由原班子熟悉工作的报社业务主管刘海洋任工作组组长。
400万对报社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件事上,本来就一直抱着反对广告外包的刘海洋也决定尽全力为报社讨回公道,为员工树立报社班子良好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形象。因此,刘海洋带着工作组成员毫不留情地、马不停蹄地开展了各项工作。
其间,刘其很不配合,经常故意离开西海,说是联系工作,实则想躲账、回避责任。几次较量过后,刘海洋摸准了刘其的底。又一次问询取证时,刘其说他在深圳出差,刘海洋追着问在深圳哪,我们立马过来。刘其随便报了个小地名,心想刘海洋肯定不可能会到深圳来的。可刘其想错了,他还没了解到刘海洋骨子里原来是做事这么决绝、果断的人。当晚,刘海洋就领着律师和工作组成员,开车直奔深圳。天刚亮,当刘海洋一行出现在刘其面前时,刘其顿时傻眼了。在刘海洋所带领的工作组的连续强攻下,在司法系统的有力配合下,肖北家、刘其等被告不得不配合接受问询、立案、调查、取证。何况,这个案件事实本身就这么简单,相关违约责任和拖欠款给付、连带责任承担等,合同里一条条列得一清二楚,又哪里是躲就躲得开的呢?后来刘海洋说:即使他不见我们的面,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被告不到场一样会宣判,我们一样会赢官司。
官司很快就走完了程序,结案了,报社完胜。肖北家也不是没钱的主,资产还是有很多的。进入执行程序后,所拖欠的账也不得不全部如期转到了报社账上。全报社人长舒了一口气。
刘海洋这次与广告承包公司真刀真枪的较量并赢得官司后,全报社员工一下子对刘海洋、对报社班子刮目相看,应该说报社党组重新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好消息接踵而至。
对于西海日报社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到来:2012年8月25日,市里正式批复将市委、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左侧一块15.6亩的土地,作为西海日报报业大厦建设用地,划拨价每亩一百万元。
几个月后,西海电视台新闻中心的批复也下来了,在行政服务中心的右侧。于是,有人就幽默地说:“报社、电视台真是市委市政府的‘左膀右臂’啊!”
报社、电视台分别批地,也就算彻底地断了当初有市领导提出的建市级媒体统一集中办公的新闻中心的设想。
2012年底,西海日报社又打了一场官司。这场官司却输了。
早在2008年4月8日,西海日报社首个经济实体——金海湾大酒店开张。因是第一次尝试广告业务以外的经营实体,刚开始的一年里,报社还是非常作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并连吃饭揽客都遮遮掩掩地向全员下了任务,加上地段不错好停车,所以业务总体还可以。当年年底算账时没有亏损,虽然也仅仅赢利了3万元。2009年起,大酒店实行对内承包,因为没有选到合适的承包人员,内部管理式经营很快就露出了短板,加上内部承包后不再下揽客任务,员工积极性直线下降。因此,酒店业务量也直线下降,承包仅半年就难以为继,承包人只好草草收兵,将酒店退回给报社。左思右想,报社觉得这次尝试是失败的,决定不再经营下去。但因酒店租赁合同签了五年,没有到期,所以只得转包出去,并立即着手。有报社强大的媒体广告支持,酒店也很快被人接手。按理,报社经营一年半不到,虽然没赚钱,但亏损也不大,及时收手,转包,也算一种有益的探索。但问题出在后来的转包者身上。转包者接手一年后,也经营不善,并再次转包。但再次转包时却没有告知报社,而是自己悄悄地私下就包出去了。如此,报社对酒店失去了控制。
就这样,酒店在第三任承包者手上又经营一年后,再次关张,且经营者还离开了西海,租赁金也断交了。在租赁金断交半年后,酒店所有者找上门来,报社才知道因为自身疏于管理,惹下麻烦了。
这个官司同样责任明确,房东只和报社签了租赁合同,现在造成房东租金损失,当然是由报社承担。官司很快了结,毫无悬念,报社输了官司,赔偿房东租金损失等54万元。
“唉,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好些报社员工都私下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