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社会学:(第二版)》简介
《环境社会学:(第二版)》这本书是由.约翰·汉尼根著创作的,《环境社会学:(第二版)》共有86章节
1
中文版序
能够将新作《环境社会学》(第二版)介绍给中国读者确实是我的荣幸。该书中文版的出版适逢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正如洪大用和肖晨阳对该领域的历史和...
2
致谢
按照惯例,我应该感谢很多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使得《环境社会学》(第二版)的面世成为可能。 在我的学界同事中,哈里斯·阿里(Harris Ali)的帮助尤其明...
3
第1章 环境社会学:一个求知的领域
人们常说1970年的世界地球日代表当代环境运动的开端。然而地球日的原计划仅是做一个全国性的有关环境的演讲会,后来却发展成了一个几百万人参与的有多重层面的大型活动...
4
地理和生物决定论的失败
在19世纪,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吸引了相当大的学术兴趣。其中有一位英国历史学者,巴克尔(Henry Thomas Buckle),大概是当时地理决定论的领军人物...
5
社会学者作为发展和进步的“推销员”
有关社会学在环境议题上裹足不前的第二个解释与社会学家们本身的世界观有关。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卡顿和邓拉普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认为绝大多数社会学家都持有这...
6
古典社会学理论与环境
激发当代社会学者探寻环境议题之兴趣的一个可能来源就是古典社会理论,尤其是涂尔干、韦伯和马克思传承给我们的那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这三位社会学先驱每个人都对自然与社...
7
涂尔干(Emile Durkheim)
在社会学奠基人中,涂尔干恐怕最不可能被看成是环境评论家[2]。这主要反映在他的精心决定,即把社会事实提升到高于“低等级的事实”(就是指心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
8
韦伯(Max Weber)
另一位其著述被认为具有有关生态内容的社会学先驱是韦伯。正如巴特尔(2002)所指出的,这个与环境的连接出现在韦伯著述中两处完全不同的角落里,分别为威斯特(Pat...
9
马克思
在三支主要的社会学传统中,马克思这支在现时的环境解读中触发了最为广泛的呼应。马克思和他的早期合作者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对环境退化本身只有略...
10
面对环境社会学的诞生:1970—2005
在学术地平线上出现一个新的学科是有多种原因的。有时这反映了最前沿的研究方法上或理论上的突破所带来的新课题的涌现。例如克里克(Crick)和沃森(Watson)的...
11
第2章 环境社会学的当代理论视角
按照巴特尔(2003)的观察,环境社会学作为一门分立的学科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经历了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在第一阶段,环境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任务是...
12
关于环境衰退与破坏的两个基础性解释
在阐释普遍的环境破坏之原因方面,有着两个基础的理论视角:包含在卡顿和邓拉普“竞争性环境功能”模型中的生态学解释,以及在施耐伯格的“社会—环境辩证法”和“生产永动...
13
生态学解释
关于环境破坏的生态学解释有其“人类生态学”的根源,这个领域在20世纪20—60年代的城市社会学中持续占有支配性地位。 这一城市生态学模型是由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
14
竞争性环境功能
或许可以说,环境破坏的生态学基础在卡顿和邓拉普提出的“环境的三种竞争性功能”概念中得到了最好的阐述(参见图2—1)。这种思路远不及他们的“支配性社会范式”理论散...
15
政治经济学解释:“社会—环境辩证法”和“生产永动机”
在环境社会学中,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解释可以在施耐伯格《环境:从剩余到匮乏》(1980)一书中找到。施耐伯格同时汲取了马克思主义...
16
关于现代主义和环境改善的两种规范性理论
在考虑到环境改善的机制时,巴特尔(2003)提出四种潜在的渠道:环境行动主义/环境运动(他认为是最根本和最有希望的)、国家环境管制、生态现代化以及国际环境治理。...
17
风险社会命题
在我们开始新千年的时候,或许最有影响力的更新现代主义的尝试是贝克的“风险社会命题”。与生态现代化理论相比,贝克公开批评现代性及其伴生的风险。不过,他认为现代性最...
18
生态现代化
采用生态现代化的概念,斯帕尔戈林和摩尔指的是工业化进程的生态转换,这种转换的方向兼顾维护现存的生计基础(1992:334)。遵循布伦特兰报告的精神,生态现代化就...
19
一个主要论争:真实主义与建构主义
正如弗洛伊登博格(2000:103)已经提到的:“与任何其他学科相比,在环境社会学中,社会建构主义既找到了更为肥沃的土壤,又遭到了更为猛烈的批评。”有些分析者把...
20
超越自然/文化的分割:协同建构主义和关于“社会自然”的分析
当环境社会学进入其第四个十年时,一个理论前沿就在于整合建构主义和真实主义的多方面的努力。在此,努力的目标被描述成在环境社会学内部要超出或者超越自然/文化二元论,...
21
第3章 环境话语
近年来,在分析环境文本、意象和观念的产生、接受与策略性运用时,话语分析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有影响的方法。尽管被认为与社会建构主义极为相似,但不管怎样,它已经被社会...
22
研究环境话语
在环境研究中,话语有多种表现形式,从一个为制度实践内部的行动提供路标的“故事线”(哈杰,1995)到一个使环境运动组织的实践成为可能的社会运动“框架”(布鲁,2...
23
环境话语的类型学
...
24
田园话语
在给英国《卫报》(Guardian)“共同点”(Common Ground)专栏所写的文章中,R.麦克法兰(Macfarlane,2005)最近为不列颠群岛的野...
25
生态系统话语
对我们关于自然和环境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二个主要话语以“生态学”和“生态系统”观念为核心。如果借用赫恩德和布朗(1996)的名词,那么可以说,这里的主导趋势是...
26
环境正义话语
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套新的“话语形式”。这套“话语形式”关于环境问题及其轻重缓急的理解与现行的论述形式有很大差异。D.泰勒(2000:508,566)...
27
第4章 话语、权力关系和政治生态学
如果不引入权力的讨论,那么实际上讨论话语是不易的。这主要缘于法国社会理论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思想所产生的影响(1979;1980)...
28
话语和政治生态学
话语以及话语冲突在近来称之为新政治生态学的学术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采用“地区本位的研究形式,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古德曼和舒尔曼,2000:568)。埃...
29
水私有化案例
权力、冲突以及生态学这些话语要素以一种相关的形式出现在有希望成为21世纪早期的最主要环境议题之一——“全球水服务的私有化”之中。 与本书所讨论的社会建构的大量环...
30
第5章 环境议题和问题的社会建构
环境议题与问题之社会建构的核心思想是认为这些问题和议题的起起落落并没有什么设定的、非社会的和不言自明的准则。相反,它们的进程直接对应的是社会行动者们成功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