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环境社会学的当代理论视角
按照巴特尔(2003)的观察,环境社会学作为一门分立的学科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经历了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在第一阶段,环境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任务是识别引发持续性环境衰退和破坏危机的某个关键因素,或者一组紧密相关的因素。最近一段时间,环境社会学的理论任务有个重要转向,即揭示促进环境改革或改进的最有效的机制,以便“描绘出通往更能保障社会安全和更为环境友好的各种安排的路径”(335页)。
在本章一开始,我将讨论与环境社会学发展第一阶段相联系的关于环境与社会的两个主要理论视角,然后概述与环境社会学发展第二阶段相关的两个相互对立的理论视角:反思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接下来,我将回顾环境社会学领域中可能是最为持久的,并且有时是充满恶意的论争,即真实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的论争。最后,我将介绍近期一些试图超越这种二元对立并发展出新模型的努力,这种新模型就是关于社会、自然与环境的更为整合的“协同建构主义”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