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氨苄西林
2025年08月10日
15.氨苄西林
药理作用 本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肠球菌、李斯特菌感染时常选择本品。
用法用量
1)成人:静脉滴注,4~8 g/d,分2~4次。重症感染患者一日剂量可以增至12 g,一日最高剂量为14 g。
2)儿童:静脉滴注,按体重100~200 mg/(kg·d),分2~4次给药。一日最高剂量300 mg/kg。
3)足月新生儿:静脉滴注,12.5~25 mg/(kg·次),出生第1~2 d,1次/12 h,第3 d~2 w,1次/8 h,以后1次/6 h。
4)早产儿:静脉滴注,出生第1 w、1~4 w和4 w以上,12.5~50mg/(kg·次),分别为1次/12h、1次/8 h和1次/6 h。
注意事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宜避免使用。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较为常见。皮疹是最常见的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5 d;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
相互作用
1)别嘌醇可使氨苄西林皮疹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多见于高尿酸血症。
2)不可与下列药物同瓶滴注:氨基糖苷类药物、磷酸克林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多黏菌素B、琥珀氯霉素、红霉素、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阿托品、葡萄糖酸钙、维生素B族、维生素C、含有氨基酸的营养注射剂和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等。
规格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0.5 g/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