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多巴胺
药理作用 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
1)小剂量:按体重0.5~2μg/(kg·min),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肾及肠系膜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
2)小到中等剂量:按体重2~10μg/(kg·min),直接激动β1受体及间接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自储藏部位释放,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及心排血量增加,最终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舒张压无变化或有轻度升高,外周总阻力常无改变,冠脉血流及耗氧改善。
3)大剂量:按体重>10μg/(kg·min),激动α受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由于心排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致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静脉注射开始时按体重1~5μg/(kg·min),10 min内以1~4μg/(kg·min)速度递增。
2)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静滴开始时,按体重0.5~2μg/(kg·min)逐渐递增。多数患者按1~3μg/(kg·min)给药即可生效。
3)闭塞性血管病变患者,静滴开始时按1μg/(kg·min),逐渐增至5~10μg/(kg·min),直到20μg/(kg·min)。
4)危重病例,先按5μg/(kg·min)滴注,然后以5~10μg/(kg·min)递增至20~50μg/(kg·min),或本品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 ml中静滴,开始时按75~100μg/min滴入,以后根据血压情况,可加快速度和加大浓度。
5)最大剂量不超过500μg/min。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拟交感胺类药高度敏感的患者,可能对本品也异常敏感。
2)嗜铬细胞瘤患者不宜使用。
3)闭塞性血管病(或有既往史者),包括动脉栓塞、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伤(如冻疮)、糖尿病性动脉内膜炎、雷诺病等慎用。
4)孕妇应用时必须权衡利弊。
不良反应 常见有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心律失常(尤其用大剂量)、全身软弱无力感等。过量时可出现血压升高,此时应停药,必要时给予α受体阻滞剂。
相互作用
1)与硝普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合用,注意心排血量的改变,比单用本品时反应不同。
2)大剂量多巴胺与α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酚妥拉明、妥拉唑啉等同用,后者的扩血管效应可被本品的外周血管的收缩作用拮抗。
3)与全麻药(尤其是环丙烷或卤代碳氢化合物)合用,由于后者可使心肌对多巴胺异常敏感,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4)与β受体阻滞剂同用,可拮抗多巴胺对心脏的β1受体作用。
5)与硝酸酯类同用,可减弱硝酸酯的抗心绞痛及多巴胺的升压效应。
6)与利尿药同用,一方面由于本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可增加利尿作用;另一方面本品自身还有直接的利尿作用。
7)与胍乙啶同用时,可加强多巴胺的加压效应,使胍乙啶的降压作用减弱,导致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8)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同时应用,可能增加多巴胺的心血管作用,引起心律失常、心动过速、高血压。
9)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可延长及加强多巴胺的效应;已知本品是通过单胺氧化酶代谢,在给多巴胺前2~3周曾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初量至少减到常用剂量的1/10。
10)与苯妥英钠同时静注可产生低血压与心动过缓。在用多巴胺时,如必须用苯妥英钠抗惊厥治疗时,则须考虑两药交替使用。
规格 多巴胺注射液:2 ml(20 mg)/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