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氨曲南
2025年08月10日
24.氨曲南
药理作用 氨曲南通过与敏感需氧革兰阴性菌细胞膜上青霉素结合蛋白3(PBP3)高度亲和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与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同的是,它不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同时对细菌产生的大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用法用量
1)静脉滴注,0.5~2g/次,3~4次/d,最大剂量8g/d。
2)肾功能减退时:CrCl为10~30 ml/min,首次用量1g或2g,以后用量减半;CrCl<10ml/min,如依靠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严重衰竭者,首次用量0.5 g、1 g或2 g,维持量为首次剂量的1/4,间隔时间为6 h、8 h或12 h;对严重或危及生命的感染者,每次血液透析后,在原有的维持量上增加首次用量的1/8。
注意事项
1)本品与青霉素之间无交叉过敏反应,但对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及过敏体质者仍需慎用。
2)氨曲南对大多数需氧革兰阴性菌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某些除铜绿假单胞菌以外的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抗菌作用较差,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需氧革兰阳性菌以及厌氧菌无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 静脉给药可发生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等。
相互作用 和萘呋西林、头孢拉定、甲硝唑有配伍禁忌。
规格 注射用氨曲南:1 g/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