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替考拉宁
2025年08月10日
29.替考拉宁
药理作用 本品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抑制和杀灭细菌。
用法用量
1)成人
负荷剂量为0.4 g(6 mg/kg)/次,1次/12 h,给药3次。维持量为6 mg/(kg·d),1次/d。
难治性感染如成人骨和关节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负荷800 mg(12 mg/kg)/次,1次/12 h,给药3~5次。维持量12 mg/(kg·d),1次/d。
据肾功能调整:①治疗第4 d后,CrCl为30~80 ml/min,剂量不变,1次/2 d,或剂量减半,1次/d;②CrCl<30 ml/min和血液透析患者,剂量不变,1次/3 d,或剂量减至1/3量,1次/d。
2)儿童
2月龄~12岁:负荷剂量10mg/(kg·次),1次/12h,给药3次。维持剂量6~10 mg/(kg·次),1次/d。
2月龄及以下:负荷剂量16 mg/(kg·次),1次/d。维持剂量8 mg/(kg·次),1次/d。
注意事项
1)替考拉宁主要经肾排泄,不能被血透清除,能通过腹膜透析缓慢清除。
2)与万古霉素均为糖肽类,有可能交叉过敏,但红人综合征不是替考拉宁禁忌证。
不良反应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过敏反应;头晕、头痛;耳聋、听力丧失、耳鸣;静脉炎;支气管痉挛;腹泻、呕吐、恶心;皮疹、红斑、瘙痒;血肌酐增高;疼痛、发热;肝功能异常等。
相互作用 联用肾毒性或耳毒性药物时应谨慎,包括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E、两性霉素B、环孢素、顺铂、呋塞米和依他尼酸等。
规格 注射用替考拉宁:0.2 g/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