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艾普拉唑
2025年08月10日
128.艾普拉唑
药理作用 本品为H+/K+_ATP酶(质子泵)抑制剂。
用法用量
1)口服:十二指肠溃疡,5~10 mg/次,1次/d。反流性食管炎,10 mg/次,1次/d。
2)注射:静脉滴注:起始剂量20 mg,后续10 mg/次,1次/d,连续3 d。疗程结束后,可根据情况改为口服治疗。
注意事项
1)本品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对于一般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
2)长期服用会减少维生素B12的吸收,增加低镁血症的发生,增加骨折风险,可能会导致胃肠道感染风险轻微升高,如沙门菌和弯曲杆菌感染。
3)不建议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服用。婴幼儿禁用。
4)本品注射剂型仅可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或在同一输液装置中合用。
5)本品注射剂型仅供静脉滴注,禁止肌内注射。
6)生物利用度受胃p H影响的药物(如三唑类的泊沙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厄洛替尼等),艾普拉唑可影响其吸收。
不良反应 腹泻(2.4%)、头痛头晕(2.4%)、肝功能异常(ALT、AST升高,1.8%)。
相互作用 本品会降低抗病毒药(如阿扎那韦和奈非那韦)的浓度。
规格 艾普拉唑肠溶片:5 mg/片;注射剂:10 mg/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