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华法林

62.华法林

药理作用 本品为双香豆素类中效抗凝剂。通过竞争性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抑制肝细胞中凝血因子的合成,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的作用发挥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功能。

适应证 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心肌梗死后血栓栓塞并发症(卒中或体循环栓塞);预防房颤、心瓣膜疾病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卒中或体循环栓塞)。

用法用量

1)本品需个体化给药。成人常用量:口服,第1~3 d,3~4 mg/d(年老体弱及糖尿病患者半量即可),3 d后可给维持量2.5~5 mg/d,可参考凝血时间调整剂量使凝血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2~3。

2)漏服华法林钠片,患者应该在同一天尽快服用该剂量,而不应该在第二天剂量加倍来弥补漏服的剂量。

3)因本品起效缓慢,治疗初3 d由于血浆抗凝蛋白细胞被抑制,可以存在短暂高凝状态,如需立即产生抗凝作用,可在开始同时应用肝素,待本品充分发挥抗凝效果后再停用肝素。肝素转换为华法林钠片抗凝,应持续给予全剂量肝素治疗,并联合使用华法林钠片4~5 d,直到通过INR检测确定华法林钠片产生了预期的治疗效果时,才可以停用肝素。

注意事项

1)禁用:肝肾功能损害、严重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活动性溃疡、外伤、先兆流产、近期手术者等。

2)妊娠期禁用。

3)严格掌握适应证,在无凝血酶原测定的条件时,切不可滥用本品。

4)个体差异较大,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并依据凝血酶原时间及INR值调整用量。

5)若发生轻度出血,或凝血酶原时间已显著延长至正常的2.5倍以上,应即减量或停药。严重出血可静注维生素K1 10~20 mg,用以控制出血,必要时可输全血、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不良反应 出血。出血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特别是泌尿和消化道。肠壁血肿可致亚急性肠梗阻,也可见硬膜下颅内血肿和穿刺部位血肿等。

相互作用 本品药物相互作用较多。

1)抗凝血剂、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华法林钠片同时使用时,会增加出血风险,要密切监测。

2)CYP2C9、CYP1A2和/或CYP3A4的抑制剂有可能通过增加华法林的暴露量来增强华法林的活性(INR增加);诱导剂可以通过减少华法林的暴露量来降低华法林的活性(INR降低)。

3)在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开始或停止使用任何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时,应密切监测INR。

规格 华法林钠片:2.5 mg/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