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地塞米松
药理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下。
1)抗炎作用:本品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如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
2)免疫抑制作用:包括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本品还降低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并能减少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
用法用量 一般剂量为静脉注射2~20 mg/次。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用量。
注意事项
1)以下疾病患者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在特殊情况下权衡利弊使用,且应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高血压、血栓症、心肌梗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内脏手术、精神病、电解质代谢异常、青光眼。
2)我国《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1)》指出,以下情况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若有必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才能控制疾病、挽救患者生命的情况时,可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密监测上述病情变化的同时,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严重精神病史;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骨折;创伤修复期;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严重高血压;严重糖尿病;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活动性肺结核;较严重的骨质疏松;妊娠初期及产褥期;寻常型银屑病。
3)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见下页表3-1。
表3-1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注:表中水盐代谢、糖代谢、抗炎作用的比值均以氢化可的松为1计;等效剂量以氢化可的松为标准计。
不良反应 与疗程、剂量、用药种类、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有密切关系。类似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本书第91页)。
相互作用 参考“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本书第92页)。
规格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 ml(2 mg)/支,1 ml(5 mg)/支。醋酸地塞米松片:0.75 mg/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