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言

1 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概述

1.1 图书馆学科服务概述

1.1.1 学科馆员制度

1.1.2 学科服务的背景及其意义

1.1.3 学科服务的特点

1.2 学科服务的主要内容

1.2.1 学科文献建设

1.2.2 与学科或学院科研教学人员联系

1.2.3 开展各种形式的用户培训服务

1.2.4 基于LibGuides平台的信息导航

1.2.5 科技情报服务

1.3 学科服务的具体实施

1.3.1 国内各高校学科服务实践

1.3.2 国外各高校学科服务实践

1.4 小结

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素养教育

2.1 信息素养教育

2.1.1 信息应用教育

2.1.2 信息能力教育

2.1.3 信息技术教育

2.1.4 信息道德教育

2.2 创客素养教育

2.2.1 创客空间

2.2.2 创客教育

2.2.3 创客素养教育

3 科研评价的政策综述与基本理论方法

3.1 科研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3.2 国际科研评价政策综述

3.2.1 英国卓越框架(REF)

3.2.2 美国NIH科技评价体系

3.2.3 澳大利亚卓越科研项目ERA

3.2.4 国际科技评价政策的启示

3.3 科学计量学

3.3.1 科学计量学的概念

3.3.2 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4 科学计量指标

3.4.1 科学计量指标的定义

3.4.2 科学计量指标的特点

3.4.3 科学计量指标的分类

3.4.4 科研评价中常用的科学计量指标

3.5 科学计量学在科研评价中的应用步骤

3.5.1 样本源和统计方法

3.5.2 数据处理

3.5.3 结果讨论

3.6 科研评价的主要工具

3.6.1 常用数据源

3.6.2 常用工具

3.7 小结

4 科研绩效分析与评价的应用实践

4.1 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研究背景

4.1.2 基于因子分析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指标标准化计算方法

4.1.4 应用实例

4.1.5 结论

4.2 基于ESI和InCites的科研竞争力分析与评估

4.2.1研究背景

4.2.2 期刊的分布

4.2.3 ESI学科的分布

4.2.4 各ESI学科的学术绩效评价

4.2.5 结论

4.3 高水平学者发现与评价策略研究

4.3.1 研究背景

4.3.2 评估方法说明

4.3.3 指标说明

4.3.4 参考基准线说明

4.3.5 学术影响力分析

4.3.6 学者学术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

4.3.7 结论

5 科学文献情报挖掘的基本方法与工具

5.1 关键词分析

5.1.1 词频分析

5.1.2 共词分析

5.2 引文分析

5.2.1 引文分析的概念及原理

5.2.2 引文分析的基本特点

5.2.3 引文分析的方法类型

5.3 社会网络分析

5.3.1 社会网络分析法基本概述

5.3.2 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分析角度

5.4 复杂网络分析

5.4.1 复杂网络概念及特点

5.4.2 复杂网络的分类

5.4.3 复杂网络统计指标

5.5 知识图谱

5.5.1 知识图谱的理论与发展

5.5.2 知识图谱的主要作用

5.6 常用工具介绍

5.6.1 CiteSpace软件

5.6.2 VOSviewer软件

5.6.3 Bibexcel软件

5.6.4 HistCite软件

5.6.5 Ucinet软件

5.6.6 Pajek软件

6 科学文献情报挖掘的应用实践

6.1 应用实战案例1——阅读推广研究前沿概述

6.2 应用实战案例2——全球冠状病毒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6.2.1 冠状病毒研究发文趋势

6.2.2 冠状病毒核心研究领域

6.2.3 冠状病毒研究热点

6.2.4 冠状病毒研究主要发文期刊

7 知识产权法

7.1 知识产权法总论

7.1.1 知识与财产

7.1.2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

7.1.3 知识产权的特征

7.2 著作权法

7.2.1 著作权的概念

7.2.2 著作权的内容和限制

7.2.3 著作权的权利归属

7.3 专利权法

7.3.1 专利权的概念

7.3.2 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

7.3.3 专利权的权利归属

8 知识产权运营

8.1 知识产权的实施运营

8.1.1 知识产权的实施方式

8.1.2 知识产权的许可

8.1.3 知识产权许可的法律体系

8.2 知识产权资本化运营

8.2.1 资本化运营的特征

8.2.2 资本化运营的风险

8.2.3 资本化营运的方式

8.3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

8.3.1 评估的必要性

8.3.2 评估的专业人员

8.3.3 评估的常用方法

8.4 商业秘密的管理

8.4.1 商业秘密的发展趋势

8.4.2 商业秘密的企业运用

8.4.3 商业秘密的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

9 知识产权定题服务

9.1 知识产权定题服务概述

9.2 知识产权定题服务方法

9.2.1 服务流程

9.2.2 服务阶段

9.3 知识产权定题服务内容

9.3.1 选题阶段定题服务

9.3.2 研发阶段定题服务

9.3.3 鉴定阶段定题服务

9.3.4 成果转化与实施阶段定题服务

10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10.1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方法

10.2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重要性

10.2.1 知识产权信息的分析和挖掘能提升高校科研水平

10.2.2 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的建立可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10.2.3 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可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10.2.4 校内外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需求扩大

10.2.5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实现服务深化的目标

10.2.6 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作用突出

10.2.7 可完善学校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

10.3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式

10.3.1 知识产权相关讲座

10.3.2 知识产权相关课程

10.3.3 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咨询服务

10.3.4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

10.3.5 专利查新服务

10.3.6 专利检索服务

10.3.7 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与学科服务相结合

10.3.8 建设并维护知识产权信息资源与管理平台

10.3.9 知识产权嵌入式服务

10.3.10 专利情报分析、知识产权预警和评估服务

10.4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10.4.1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宣传力度缺乏

10.4.2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意识有待增强,服务缺少主动性

10.4.3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容需完善

10.4.4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员知识结构和服务技能面临挑战

10.4.5 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

10.4.6 缺乏知识产权服务与管理平台

10.4.7 缺少支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专项建设经费

10.4.8 知识产权相关数据库和分析工具资源欠缺

10.5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创新

10.5.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和服务主动性

10.5.2 构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业化团队

10.5.3 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10.5.4 挖掘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服务的深度

10.5.5 面向科研过程全周期的嵌入式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10.5.6 搭建线上线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

10.5.7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保障制度建设

10.5.8 加强与其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

10.5.9 加强面向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

10.5.10 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业务规范

10.6 小结

11 专利文献信息分析与挖掘

11.1 专利的基本知识

11.1.1 专利的概念及特点

11.1.2 专利的类型

11.1.3 中国专利文献号码

11.1.4 中国专利申请的程序

11.1.5 国外专利申请的途径和程序

11.2 中文专利文献获取

11.2.1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CNIPA)专利信息的检索

11.2.2 中国专利下载网

11.3 外文专利文献获取

11.3.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11.3.2 欧洲专利局(EPO)

11.3.3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

11.4 专利分析方法

11.4.1 前期准备

11.4.2 数据采集

11.4.3 专利分析工具的选择

11.4.4 专利分析项目的选择

11.5 基于TRIZ理论的专利文献分析方法

11.5.1 TRIZ理论中的技术系统进化S曲线

11.5.2 TRIZ理论及40个创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