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国际科技评价政策的启示

3.2.4 国际科技评价政策的启示

从上述对国际科技评价政策的综述可以看到,相关国家的科技评价工作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结合我国科技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有以下启示值得关注和参考。

1.突出科技成果的质量和贡献

虽然各国在科技评价标准与体系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是都将成果质量和对社会的影响放在首位,不仅看重对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的参考价值,更重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科技创新应表现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贡献,在我国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研究规模日益扩大、以国际论文为代表的科研产出已位居世界第二的背景下,尤其应当转变科技评价标准,构建以突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催生重大成果为导向、以服务国民经济加快创新发展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

2.实施分级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分级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国际科技评价的共同特点,应充分考虑到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之间的差别。英国的REF和澳大利亚的RAE均以学科为基础评价单元,不同学科采用不用的评价标准。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学科,REF采用来自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的引文数据作为参考,但专家评议仍然起决定性作用。而对于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则主要依靠同行评议。例如,医学和生命评价组认为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使用引文数据,为产出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信息。物理工程评估组下的化学、物理等4个子评价小组认为可以利用引文数据作为产出质量的评估依据;但数学和工程2个子评价小组则认为在其学科领域引文不能体现产出质量,所以不采用引文数据作为评价依据。此外,相关评价同等对待所有类型的研究产出,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著作、专利、软件包、研究数据库等,充分尊重学科自身的研究特点和规律,合理对待各类科技活动,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力。

3.基于计量指标的代表作同行评价制度

代表作制度在国外实行多年,得到广泛好评。REF不仅对单位提交科研成果的总数量有限制,并且要求单位中每位研究人员提交的科研成果不超过5项,这种限定参评成果数量的做法旨在引导科研人员追求学术质量而非数量。但单纯的同行评价制度也会有弊端,REF通过引入文献计量指标作为专家评议时的重要参考,文献计量指标与同行评价的结合,可以促使专家组内部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