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学术影响力分析
2025年10月20日
4.3.5 学术影响力分析
以某位化学学科领域的学者为例进行分析,按照ESI的22个学科分类体系,该学者归属到化学学科、发表于2010—2017年的论文共计80篇,下面对这80篇论文进行分析与评估。
1.发文量与CNCI年度分布分析
该学者归属到化学学科、发表于2010—2017年的论文数量和论文CNCI值年度分布见图4-5。

图4-5 该学者发文量和论文CNCI值年度分布
从图4-5可以看到,该学者发文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每年发表的论文的CNCI值较为稳定。
结论:该学者的学术活跃度与学术影响力均处在稳定发展的阶段,未显现下滑趋势。
2.对指标与参考基准线的比较
该学者所属化学学科的论文CNCI值为3.39(高于世界一流水平基准线2.08),ESI高被引论文比例为6.25%(高于世界一流水平基准线3.72%),一区期刊论文比例为70.00%(高于世界一流水平基准线61.49%),前1%论文比例为10%,前10%论文的比例为48.75%,论文百分位值为0.89(高于世界一流水平基准线0.39)。各指标值见表4-7。
表4-7 该学者在指标上的学术表现与参考基准线的比较

续表4-7

结论:该学者的学术影响力,特别是在高水平研究、前沿研究上的表现均超过了世界一流水平。
3.总体结论
从对该学者在特定学科上的学术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引入国内顶尖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两条基准线,旨在判断该学者在全球该领域的研究中的定位。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与评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该学者在2010—2017年间化学学科的学术产出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并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未出现下滑。
(2)该学者在化学学科的高水平研究领域、前沿研究领域表现均超过了该学科世界的一流高校的平均水平,可以认为其在化学学科领域是一位世界一流的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