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4 成果转化与实施阶段定题服务
一项科研成果是否投入实际应用并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评价其最终价值的根本指标。知识产权定题服务的最终成果和最高目标是将所服务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然而,这项工作在过去往往被人们忽视,大部分科研成果在通过成果鉴定和申报奖励之后被束之高阁,这既是由于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不能对科研成果转化起到应有的激励与促进作用,也由于科研人员与社会缺乏应有的桥梁。对于产生的科研成果,图书馆员在为用户服务的过程中,既了解社会经济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又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科研人员动态。通过图书馆员的牵线搭桥和有效服务,可以建立直接为成果转化服务的有效通道,让图书馆员、科研人员和企业需求三结合,让知识产权定题服务与需求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把知识产权定题服务真正延伸至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定题服务的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知识产权定题服务是科研人员向图书馆员提出申请,填写知识产权定题服务申请表,图书馆员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对课题开展调研、制定服务方案、收集文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形成服务报告,最后通知科研人员亲来领取的过程。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定题服务的服务时间和空间不再受到限制,科研人员只需要在网络上向图书馆员提出申请,接下来的解答和报告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反馈,这就使知识产权定题服务的方式从面对面直接交流发展为在网上进行,如电子邮件方式、网络即时通信工具方式、社交媒体方式、RSS订阅方式等信息推送和个性化服务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知识产权定题服务的效率。
参考文献
[1]Luhn H P.A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J].IBM journal of research& development,1958,2(4):314-319.
[2]潘松华,崔钢.高校图书馆开展参与式知识产权定题服务的实践[J].情报资料工作,2007(6):102-104.
[3]刘威.科研课题定题情报服务及其优化[J].情报资料工作,2008(2):100-102.
[4]张海营.基于RSS技术的图书馆知识产权定题服务系统研究——以图书馆个性化电子期刊订阅为例[J].情报杂志,2011,30(6):182-185.
[5]吴慰慈,邵巍.图书馆学概论教学参考文选[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6]Crawford G A.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a comparison of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and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1999,60(3):224-230.
[7]王臻.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3,35(4):87-89.
[8]卢海燕.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工作调研报告[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9]王冰洁,肖希明.公共图书馆提供政府决策信息服务探究——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12):93-98.
[10]王均林.定题情报服务的原则和方法[J].图书馆论坛,2001,21(3):78-80.
[11]娄亚莉.高校图书馆嵌入科研机构重大项目的信息跟踪服务实践——以广东警官学院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6(7):1-3.
[12]雷震.《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前后之比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14-19.
[13]李丕仕.高校图书馆基于行业协会为企业服务的实践与启示——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8):136-139.
[14]霍敏,李碧清,杨懿菲,等.知识产权定题服务模式与实践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2):108-111.
[15]杨坤.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一站式知识产权定题服务模式的演变——以长春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6(3):79-82.
[16]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7]冯晓青.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J].知识产权,2003,13(6):16-19.
[18]吴汉东.科技、经济、法律协调机制中的知识产权法[J].法学研究,2001(6):128-148.
[19]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0]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M].2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