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引文分析的概念及原理

5.2.1 引文分析的概念及原理

引文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研究中,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通常根据前人的观念或是研究成果进行发展。为了提高论文的说服力、建立作者的信用等种种因素的驱动,引用文献成为正式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项。

1.引文分析的概念

科学文献之间的联系突出表现为文献之间的引证。一般而言,一篇论文或一本著作除了正文部分之外,还包含附于其后的“参考文献”部分。在写作过程中都需要参考相关文献,人们从这些参考文献中阅读并吸收或运用概念、方法、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等多方面内容。

据各种专业词典,“引文”包括:①引用资料,即在一个著作中引用其他作品的片段内容或他人所发明的定义定理;②参考文献,指为了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或参考的有关文献资料,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每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附注或脚注)形式出现在正文中。

实际上,在引证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两个概念。普莱斯曾指出,每一篇被引文献,对于引证者(论文作者)而言就是有了一篇参考文献,而对于被引证者来说就是有了一篇引证文献。例如,作者A引证了作者B的一篇文献,那么作者A就有了一篇参考文献,而作者B就有了一篇引证文献。

中国科学计量学家邱均平认为引文分析是利用各种数学与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引文分析法有着其他许多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独到之处,可应用于通过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建立科学论文和科学期刊的学科联系,进行科学文献结构和科学结构的研究;通过文献中引证事项的时间序列及联系,揭示科学发展史及其规律;通过引证次数多少评价科研成果及科研人才;通过引用习惯和引用方式研究情报用户的构成及行为等。科学学的研究反复表明,科学知识具有明显的累积性、继承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任何新的学科或新的技术,都是在原有学科和技术的基础上分化、衍生出来的,都是对原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文献的相互引用是由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活动规律所决定的,这也是引文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2.引文网络

引文作为科技文献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文献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如果以射线箭头指向参考文献,箭尾指向引证文献,就可以将文献通过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联系起来。从一篇文献的引文我们可以得到从参考文献到引证文献的引文链,这根链条生动地描绘了文献引证的前后次序和路径,反映了通过科学文献引证而引发的知识流动路径和方向。

在实际情况中,科学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并非简单的链状结构,很有可能有多条不同的引文链交叉融合,构成复杂的网状结构,可以反映出科学文献之间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流态势。因为一篇文献所引证的文献很可能不止一篇,而它本身还可能被其他多篇文献引证,这样对于一篇文献而言有多篇引证文献,同时又拥有多篇参考文献,这些文献之间的引证与被引证关系就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引文网络。1965年,借助刊行不久的《科学引文索引》,普莱斯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名为Networks of Scientific Paper的著名论文。他在这篇论文中创造性地研究了科学论文之间的引证和被引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所谓“引证网络”。这种复杂的网络展示了论文引用之间的复杂关系(如图5-1和表5-1所示)。

图5-1 引证网络

表5-1 字母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