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研究背景

4.1.1 研究背景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科研评价的重要基础,也是有效地作出评价结论的保证。

一方面,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指标在选取上也不尽相同:国内学者季淑娟、赵飞和国外学者Costas R.从评价科研竞争力的角度,以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创新力和论文所属期刊质量等几方面展示高校的科研状况;国内学者孟溦和国外学者Abramo从评价科研效率的角度,构建了以产出、效率和效果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贺天伟根据科学研究的表现形式,设计了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指标体系在很多高校、学科的科研评价中都有所应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但并未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验证选取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因此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得到保证。

另一方面,不同的科研实体的研究领域是有差异的,由于不同学科之间发文数量和引用规律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于是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团队的科研绩效不能纳入同一个尺度下进行比较,因此需要构建学科标准化的指标来消除这种由于学科不同造成的差异。目前基于学科标准化指标的方法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机构学科、研究团队或者个人的科研评价,但是由于同一个科研实体中的研究成果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而这些学科标准化指标往往只用于单一的学科评价,即限定机构、研究团队或者个人在某一个具体学科的科研绩效进行测度和评价,这样不利于对科研实体整体的科研绩效水平进行描述,因此需要一个合理的集结模型将其所涉及不同学科的学术成果以统一的形式综合起来加以表征,这样就需要将用于单一学科的标准化指标适当地推广至个人或者研究团队整体的科研评价,进而构建一个能够适用于不同科研实体的统一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本案例首先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指标的相关性的角度对科研评价指标进行了分类,构建了以科研总量、科研质量和前沿研究为一级指标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科研总量指数、科研质量指数和前沿研究指数三个学科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从科研实体整体层面的科研产出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科研实体的科研水平和效率、科研实体在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上的表现三个维度对科研实体的科研绩效水平进行一个全面的描述,进而构建一套能够同时适用于个人、研究团队以及学科三个不同层面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选取来自某高校的两个研究团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科研绩效评价,希望能够为其他科研实体的科研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