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国内各高校学科服务实践
1.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
清华大学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包括开展多样化读者培训,编写学科资料,整合学科资源,建立学科服务平台,参与学科评估调研,加强宣传,为学科资源建设做辅助决策,为学科用户科研活动提供全程服务。同时通过学科信息服务网页、LibGuides平台和学科服务博客提供学科资源导航服务。在具体学科服务活动方面,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学科书展、学科专题讲座、设立信息共享空间、论文收录信息推送等活动。国内有学者以清华大学数学学科为例,介绍了基于学科有效信息行为的学科服务实践。该服务案例利用访谈法和引文分析法分析了数学学科的有效信息行为:数学科研工作中常用的文献类型和检索工具,常用期刊的出版年、种数、学科分布、影响因子及全文来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数学学科服务:补充完善学科资源、培养学科信息素养能力,建设学科资源导航。
2.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
IC2创新服务模式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首创的一种服务模式,它的目标是“启迪创新,鼓励参与,促进交流”。IC2以“学科服务”为主线开展工作,在强调学习的“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1)的基础上,引入“创新社区”(Innovation Community,IC2)的新型服务理念,即图书馆主动创新服务机制,根据读者个性化需要,营建支持主题学术交流和创造的环境,并提倡与读者互动和交流,鼓励读者参与,支持协同研究,启迪创新思维。IC2创新服务模式包括IC2创新支持计划和IC2人文拓展计划两个子品牌服务。
(1)IC2创新支持计划。主要涵盖学科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创新交流与互动社区、全方位学科咨询、走进院系融入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和个性化学术服务六方面内容,其目的是要有效连接信息与创新,顺畅推进学术知识的无缝存取与准确利用。
(2)IC2人文拓展计划。设有主题征文、主题书展、人文经典讲座、多媒体资源展播等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活动,以期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视角,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人文素养。
国内有学者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开展的基于移动学习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创新规划与实践为例,从信息技术的运用、服务内容革新与突破、多种服务合作模式的结合、服务营销策略等角度进行全面解读,认为该服务具有贴近用户需求与课程特点、探求全程融入和深度嵌入、注重服务内容与形式创新、重视服务规划和宣传沟通、挖掘团队力量与合作机会等特色。另外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机械动力学科服务团队的实践为例,从信息素养教育、基地值班、院系专刊策划、电子教参系统搭建、LibGuides建设、学科博客维护和信息专员培养七个方面,全面解读该团队主动创新嵌入式学科服务工作、融入密西根联合学院国际化办学环境的系列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