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创客素养教育
1.创客素养的内涵
创客素养强调创新创造、实际动手、合作协同、分享交流以及批判反思等方面整合的能力。实际上,创客素养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技能或能力,而是一种关乎所有人基本发展的、复合的重要技能。王佑镁认为创客素养包括:创新性思维、动手能力、参与和分享意识、工程化思维等。刘偲偲认为创客素养包括创客意识,即创客在实践中产生创意的思维方式;创客道德,即创客在生产过程中所坚守的道德标准和底线;创客能力,即创客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知识储备;创客技术,即创客在创新创意实施阶段所采取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创客精神,即创客在创意生产时所表现出来的内在驱动力、价值观以及分享态度等。王莫言则将创客素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核心素养,包括写作能力与知识产权意识、动手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搜集与整理相关信息与知识的能力;二是关键素养,包括发现并描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基础素养,包括不断坚持探索自身感兴趣的领域与承认不足的态度。
2.高校图书馆创客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
创客素养教育被认为是学习者通过小组沟通协作的方式,基于自发创意和共同兴趣爱好,通过利用已掌握的科学技术和手段,经过不断的试验和尝试,最终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乐于分享的创新能力和素质。部分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总结起来有以下五点:
(1)打造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是学生开展创造活动的场地,也是进行创客素养教育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利用图书馆作为开放空间和资源查找的学习功能,将共享空间作为跨学科、跨年级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开放空间。引进3D打印设备等设施,将空间打造成学生创新实践、动手操作的地方。加强高校间的相互联通和共享,发挥不同高校的自身特色,寻求串联共享,搭建供多校师生共同使用的创客空间,这种多校合作的模式不仅能降低建设和维护的经济成本,也可提高创客空间的使用率,同时能够让不同高校的学生有进行思想碰撞的机会。
(2)整合各方师资,组建服务团队。创客素养教育的逐步推进离不开服务团队的建设,包括课程教师、学科指导者、管理者、活动组织者等,可一人身兼数职。第一,利用现有的专业教师资源,将不同学科的教师集合在一起进行组合教学,让学生同时了解多学科知识,还可以邀请校外专攻创客教育的导师或训练师进行指导。同时邀请一些在企业中有一定成就的创客作为创客教育的兼职教师,以培训和咨询的形式和学生交流互动。第二,服务人员应灵活组合,根据本阶段创客们的项目需求进行针对性设置。第三,需转变思路,重构服务团队的角色分工。成为学习情境的设计者,设计创客学习项目;成为人员调配者,将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兴趣偏好、不同认知水平人员调配到合适的项目中;成为资源管理者,管理物资设备;成为学习过程的调控者,在项目前期为学生提供任务支架,在项目中期推动学生自主实践;成为实践质量的监督和提升者,对创客项目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并在项目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技术指导和心理疏导。
(3)组织活动。活动可以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图书馆创客空间可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在校园内推广创客素养教育及其理念,同时实现教育的目的。活动举办形式可以是创客空间的内部活动,也可以是与企业、社会创客空间合作举办,还可以与其他学校联合举办。活动的举办不仅能够调动参加创客活动的学生的热情,还有助于形成高校创客文化,而文化氛围是教育模式高效推广的重要因素。
(4)提供项目机会。为鼓励用户开展创客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创客素养的培养,图书馆创客空间应该积极提供一些项目机会。创客空间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提供创客项目列表,向学生提供项目机会,供感兴趣的学生申请。对于一些重点项目,图书馆可以与学院合作,让这些项目成为学生的毕业作品;或者将项目引入某些科研课题中,在完成课题的同时进行项目。对于一些非常优秀的创客项目,图书馆可以进行评估后尝试与企业合作,鼓励项目走上商业化道路,引导学生创业,也为高校学生就业提供一个新的出口。
(5)完善评估体系,创建激励机制。这里的评估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创客团队工作与创客项目成果本身的评估;二是开展创客素养教育的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也需要绩效评价,包括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总结等各环节的工作成果,以及每个馆员的工作态度、能力大小、贡献多少等。图书馆需构建完善的创客素养教育评估体系,从而有效审视现行创客素养教育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根据评估体系创建合理的激励机制,设计适当的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及其个人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个人目标。
参考文献
[1]胡琳.现代信息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柯平.信息检索与信息素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姚建东.信息素养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匡松,洪平洲.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5]梅龙宝,柳超,邓安远.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6-59+65.
[6]滕昱.中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比较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2012.
[7]刘兵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D].济南:山东大学,2011.
[8]何奎.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2.
[9]孙启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10]罗力.论国民信息安全素养的培养[J].图书情报工作,2012(6):25-28+37.
[11]张勤.论知识产权的道德基础[J].知识产权,2012(1):3-17.
[12]刘翔,齐海晶.文献检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支撑平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2):67-73.
[13]郝桂荣,徐燕.基于PBL教学法的中医文献检索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情报,2013,33(11):152-154+158.
[14]梁红妮.MOOC、SPOC和传统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以信息检索课为例[J].情报探索,2017(5):26-31.
[15]常彦峰,朱宁.基于微课的高校文检课教学设计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S1):229-231.
[16]罗国锋.文献检索课SPOC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6(4):72-78.
[17]赵光辉.创客时代[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18]张睿,潘迪,张雨.创客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客素养的养成[J].当代青年研究,2016(3):70-74.
[19]高金丽.创客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20]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1.
[21]胡瑞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主要精种解读与热点、难点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2):3-10.
[22]Halverson E R,Sheridan K M.The maker movement in education[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2014,84(4):495-504.
[23]祝智庭,雒亮.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培植众创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5(7):5-13.
[24]王佑镁,王晓静,包雪.创客教育连续统:激活众创时代的创新基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5):38-46.
[25]刘偲偲,车宝晶.创客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创客素养培育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29-34.
[26]王莫言,应峻.高校图书馆开展创客素养教育的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9):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