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方法

10.1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方法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是围绕知识产权的信息资源开发、信息传递与交流、信息加工与发布、信息提供与利用、信息用户获取与信息保障等环节而开展的专门化的一种信息服务。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战略部署下,全国各地方有序、整体推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为了指导高校进行知识产权服务和战略目标的制定,2015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就〈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机构宜设置在图书馆等高等学校负责信息服务的组织。

2016年12月30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指出“增加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加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服务机构、行业组织等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建设”。2017年1月1日,国务院发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支持高校图书馆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促进高校创新提供服务”。2017年12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联合制定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提出“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一般设立在高校图书馆”。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2018年12月5日印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遴选工作的通知》,指出统筹考虑建设需求和地区分布、高校类型和学科特色,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遴选了首批23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切实发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引领示范作用。

由上可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受到了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高度重视。在目前的双创环境下,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的技术创新主体,其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一直有旺盛的需求,并且高校图书馆作为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基地,拥有丰富多样的数据库资源、大量的具备信息素养的图书情报专业人才、良好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和专业的技术手段,因此具备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条件。

而且由《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可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是高校知识产权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整体知识产权服务起到支撑作用,其部门一般设立在图书馆。现阶段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方面,包括面向教学科研过程、面向高校管理决策以及面向企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目前,“双一流”高校大多比较重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立,都在筹备或建设中,同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并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联盟来推进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和业务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专业能力和对创新创业及“双一流”建设的支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