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评价的政策综述与基本理论方法

3 科研评价的政策综述与基本理论方法

随着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投入科学研究活动的资金持续增加,资源分配与利用效果日益受到关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不仅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带来了巨大效益,同时在环境质量改善、社会福利提高、政府政策制定等方面所起的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对科学研究绩效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针对科研管理、科技评价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包括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科技部、教育部、人社部、中科院、工程院下发的《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2020年科技部印发的《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直指在科技评价中的“四唯”“五唯”倾向,要求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科研评价作为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于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在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创新环境、推动学术研究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科研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早,在科研评价制度和规范方面已有较为完善的体系,值得借鉴和参考。

在对科研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中,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是运用数理方法对科学各个方面和整体进行定量化研究,以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科学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当前科学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科学计量学涉及诸多研究方向,其中科学计量指标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书主要探讨基于科学计量学指标的科研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