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 商业秘密的企业运用
商业秘密是与专利权、商标权一样重要的知识产权形式,同属于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了解商业秘密的保护方法、预防商业秘密的失密和泄密,是在如今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保障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
通常,可以将企业商业秘密的威胁分为企业内部的因素和企业外部的因素两个方面,详见图8-8。

图8-8 企业商业秘密的威胁因素
企业的内部因素包括三种可能性:一是企业员工内部流动导致的商业秘密失密。如果企业商业秘密相关部门的员工调动到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其携带的商业秘密也相应地转移到这个部门,造成商业秘密的扩散范围变大、管理困难,甚至有失密的风险。二是企业员工的对外流动。随着企业间的人才流动。曾经接触过商业秘密的员工如果跳槽到其他企业,其携带的商业秘密也相应地转移到这个企业。从造成的损失来看,如果流失的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由于其接近核心管理层,熟知企业的竞争决策战略等商业秘密,因此高层管理者的流失通常造成企业管理决策信息的失密,后果十分严重。如果流失的仅为普通员工,由于普通员工难以接触到管理策略方面的信息,一般熟知的都是关于技术的信息,因此普通员工的流失通常造成技术秘密方面的失密,后果相对较小。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竞业禁止,对普通员工并无竞业禁止的要求,因此企业也应该加强对普通员工商业秘密的培训,制订更全面合理的管理制度,以避免普通员工流失带来的商业秘密失密威胁。三是员工在外兼职带来的隐患,如果熟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在外兼职或者有自己的第二份职业,那么很有可能无意间会泄露原企业的商业秘密,更有甚者会利用自己掌握的商业秘密在相同领域内生产或经营,威胁原单位的利益。
企业的外部因素包括两种可能性:一是被企业的合作对象或贸易对象在合作的过程中无意间掌握,二是被竞争对手等用窥探、盗窃、胁迫等商业间谍手段获取。由于外部威胁较易识别,企业通常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管理,但是对于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服务的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单位,企业有可能会忽视泄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