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信息应用教育

2.1.1 信息应用教育

1.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有目的地获得原始信息的活动和过程。信息获取需要用到一定的检索工具、检索方法和检索途径。

(1)信息检索工具。其是用于存储、报道、查找信息的信息集合,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表2-1所示。

表2-1 信息检索工具种类

(2)信息检索方法。其可分为直接法、间接法、追溯法和综合法四类。

①直接法是已经知道要查找信息可能存在的源头,而直接进入信息源进行浏览查找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是节省时间、目的性强、节省费用,缺点是信息量少。

②间接法就是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查找的方法,可顺查即根据时间由远及近查找,也可倒查即根据时间由近及远查找,还可抽查即抓住检索主题发展迅速、信息量较大的一段时间进行查找。

③追溯法就是利用已有信息的参考信息或施引信息进行查找的方法。利用参考信息找到的信息出现在已有信息之前,因此越查越旧;利用施引信息查到的信息出现在已有信息之后,因此越查越新。此法检索效率较低,容易漏掉一些信息,因此一般用于缺少检索工具或已经有一定信息量的基础上扩大信息范围。

④综合法即将直接法、间接法和综合法相结合的方法。

2.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即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重组加工、创造。

(1)信息分类,即对多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各种信息组织方式及信息工具,将杂乱的信息按照需要和方便使用的方式归类排列。

(2)信息筛选,即利用有效的方法或个人主观认识,对上一步归类好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对这些信息的意义与价值有整体性认识,进而筛选出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

(3)信息重组加工,即将筛选出的信息按照需要进行重新组合,使得可以利用重组后的信息得到某些新发现、说明某些新观点,或者从筛选出的信息中截取有用的某些部分,进行编辑加工,增加某些部分信息内容,形成自身需要的信息。

(4)信息创造,即将筛选出的有用信息通过主观意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创造出新的信息,再加以利用。

3.信息利用

信息利用即将经过处理后筛选出的有价值信息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完成一篇论文、撰写一篇博客、做一份企业发展战略等。信息利用实质是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即分析问题、诠释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论文写作时,首先必须分析清楚要撰写什么样的论文、论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通过什么去支撑主题等问题;其次将上述问题信息化,变成可用信息诠释的问题,即论文主题可以用什么信息进行表达、支撑主题观点需要什么信息等;最后把获取的信息融入论文撰写的各种需求中,完成论文。

4.信息传播

信息必须经过传播才能从信息源到达用户,并通过用户的使用发挥其作用,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狭义的信息传播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感情等。广义的信息传播是以任何方法或形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比如人、计算机、网络实体等)之间传递、交换或分享任何种类的信息的任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