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孤独者的生活
以上以贾岛自身的诗歌为中心辅以相关资料试着能够加以复原了升道坊(青门里)原东居的环境。将其结果摘要如下,贾岛的原东居所占据的地理位置,拥有良好的眺望南山的视野,而眼前又可俯瞰曲江池,还与周围的佛寺相邻。从这两点得以判断,原东居很可能位于升道坊的西北部。而升道坊内拥有田地广布的农村,特别是南部(南街)人家稀少,墟墓散在,是一个寂静荒凉的地区。贾岛在坊内捡拾“野菜”“菌类”“柴火”,可谓过着采集的生活。而且宅院里还有菜地和药园,贾岛也很期待这些蔬菜与草药有个好收成。
下面将试述作为原东居诗人的贾岛的生活。
贾岛由元和十四年(819)至开成二年(837)一直居住在升道坊的原东居。他邀请了张籍、王建那样的前辈诗人来原东居做客,也与以姚合和无可为首的友人们举办诗会外出交游,还有不少仰慕其诗名的来访者(例如刑部员外郎孙革)也造访原东居。可以说贾岛绝不是被逼到离群索居的地步。但是,贾岛也并不是一个社交性的人,不是那种常常现身在酒楼馆肆与友人酣饮高歌的类型。事实上,他很多时间都是在孤独中度过的,时常有十多天都是紧闭大门,将自己隐藏在原东居家里而不与外界来往。
A送李余及第归蜀
贾岛
知音伸久居,觐省去光辉。
津渡逢清夜,途程尽翠微。
云当绵竹叠,鸟离锦江飞。
肯寄书来否,原居出甚稀。
(大意)你终于在长期艰苦奋斗之后取得科举及第的好成绩,这下可以衣锦还乡了。清朗的夜里你住宿在渡口,途中还要翻过青翠的大山吧。云彩涌上高高的绵竹,鸟儿游上锦江的岸边。你可肯给我写封书信来吗?我待在原东居极少外出的。
由于不太与人相见,贾岛在诗中渴望得到对方寄来的书信,应该知道,在这种朴素感情的背后充满了不堪忍受的孤独寂寞啊。
B张郎中过原东居
贾岛
年长惟添懒,经旬止掩关。
高人餐药后,下马此林间。
对坐天将暮,同来客亦闲。
几时能重至,水味似深山。
(大意)我上了年纪就愈发变得懒了起来,十天以上都关着门也不出去。先生您饮用了药后,下马来到这片山林中。在我们相向而坐之中,日影西斜天色将暮,还是我俩在一起聊天最为悠闲自在啊。何时您再来啊,我这拙宅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唯有井水如同深山泉水般的好喝啊。
张籍是贾岛当作前辈来敬重的诗人。贾岛为科举应试而来长安时,仰慕张籍大名而专门住在张籍的附近。在所谓的韩门诗人当中,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往返的次数上,与贾岛结交最为深切亲密的就是张籍。贾岛十余日闭门不出的孤独生活,终于被这位前辈诗人的来访所打断,正因为欢喜非常,贾岛才在诗中询问“几时能重至”意即下次何时再来。
C寄刘侍御
贾岛
衣多苔藓痕,犹疑更趋门。
自夏虽无病,经秋不过原。
积泉留待雁,叠岫隔巴猿。
琴月西斋集,如今岂复言。
(大意)我躲在家中不出门,衣服都发了霉了。即使如此还是想去拜访您的府上。入夏以来虽没有得什么病,到了入秋之前也还是不出原东居大门的。存满了水的水井里,有北戎飞来的大雁在此休憩翅膀;而南越重山叠岭,那里则有巴国的猿猴在啼叫。在您府上的西斋我们曾一边赏月一边听琴;现在一想起来,我胸中就被思念之情堵塞得说不出话来。
贾岛一个人继续过着旁人目不所及的生活,身上的衣服甚至都到了肮脏发霉的地步。但是其间他经常想起的是,曾在刘侍御家月夜中所召开的听琴之会。贾岛渴望再一次想拜访刘宅而作了此诗。
A诗中,贾岛对从此就要返回蜀国故乡的李余说,“你会给我写信吗?我几乎不出原东居的大门啊”;B诗中,贾岛自语道,“我上了年纪就愈发变得懒了起来,十天以上都会闭门不出地待在家中”;C诗中,贾岛自述说,“入夏以来虽没得什么病,但是直到入秋以前还是会待在原东居中不出家门”。贾岛除了直接与友人相会的极短时间以外,整天都没有什么需要外出的事情。看来这种长时间的原东居隐居,对贾岛而言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态吧。
贾岛厌弃市井的喧嚣与混杂,到长安后在邻接西市的延寿里所作的诗篇中即已萌发出了这种情绪,也早已是移居升道坊的一个理由。贾岛自己很少会主动出门去繁华市井散心。在贾岛诗集中到底也窥探不出一篇其出入酒楼或妓馆那类的诗篇。贾岛可以十数日乃至数十日不出原东居的实情,是可以按照他在诗中表白的那样作为事实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