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悲剧的形而上学之依据

第三节 渴望:悲剧的形而上学之依据

借助于诺瓦利斯为原则的浪漫主义学说,卢卡奇将上述对“人的形而上学”的言说,置换为了诺瓦利斯意义上对“渴望”的言说。在《悲剧的形而上学》中,卢卡奇直接宣称:“人的实存(existence)的最深切的渴望是悲剧的形而上学依据。”[28]而这一渴望的对象与内容是将由“自性”的内在本质,在人生至高处,化作为对日常生活的渴望。卢卡奇认为,悲剧正来自这一渴望,但是悲剧满足渴望的方式,在于悲剧形式排除了所有对渴望的表达。而这表明悲剧本身正是对渴望状态的根除,是“脱离了渴望的状态”。[29]

因此渴望的“言说”就变得神秘起来,我们只能进一步通过理解这一渴望的“概念”,才能进入卢卡奇对于悲剧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之原因的叙述。而对这一渴望概念的解答,存在于卢卡奇《心灵与形式》的另一篇论文——《渴望与形式》中。我们将看到,卢卡奇在此借助于诺瓦利斯的“渴望”,将哲学的传统(从柏拉图主义到谢林)、宗教的传统以及艺术的传统三者合为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