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礼仪的含义
2025年10月27日
1.1.2 礼仪的含义
现代社会“礼仪”一词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其内容包含礼貌、礼节、礼俗、仪表、仪式。研究者对它们的认识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是同一概念,有的又要准确区分。从内涵上讲,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礼貌
礼貌是指人们在交往时,言谈举止表现出恭敬、友好,它体现着一个人的基本品质。礼貌是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通过言谈、表情、姿势等来表达对人的尊敬。
2)礼节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敬、问候、祝颂、致意、慰问、哀悼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对礼貌的具体表现。
3)礼俗
礼俗是指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尽量做到入乡随俗。
4)仪表
仪表是个人外形的体现,包括容貌、服饰、姿态、表情、谈吐等方面。仪表可以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是人的交际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5)仪式
仪式是在一定场合举行,按照特定程序进行的有目的的集体性礼仪活动,具有集体性、主题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如迎送仪式等,为表达敬意而隆重举行的规范化活动,均属仪式的范畴。
6)联系与区别
礼貌、礼节、礼俗、仪表、仪式之间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区别。礼貌是礼仪的基础,是礼仪的行为规范,是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礼仪的惯用形式。礼俗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礼仪形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人们遵循的礼俗不尽相同。仪表是礼仪在个体身上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外表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属于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仪式是礼仪的程序化形式,是礼仪的集体性交际活动形式。礼仪既包括内在的内容,也包括外在的形式,具有广阔的内涵,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或是一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