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外语翻译教学的常用模式

二、我国高校外语翻译教学的常用模式

当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对翻译方面的教学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缺乏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翻译教学的有效模式的研究。但随着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出现,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翻译教学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和新的教学模式的指引下,笔者认为翻译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

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及学生的实际需要,目前的高校外语教学理论上基本都以学生为中心。但翻译教学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传统上翻译用途显得不是很广泛以及翻译教学时间的限制等众多原因,导致了在翻译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翻译教学的主体,学生在翻译教学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而很少能主动思考,也因此造成了学生实践不足、翻译水平不高的后果。对此,急需对传统教学形式进行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教学主导转换为教学引导,而学生则需要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知识、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实践,最终才能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二)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

李琳认为,高校外语翻译教学应该建立“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融合了翻译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强调以各种不同的翻译教学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活动中心,既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中心地位,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一般来说,该教学模式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为规划和确定翻译教学内容及活动;第二步为对翻译教学内容的开展、教学活动的执行以及后续活动的计划;第三步为结合相关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总结分析前面翻译活动中学生翻译的得与失。

(三)建构主义翻译教学模式

基于认知发展和心理学有关理论的建构主义能够清晰解释人类认知发展的有关规律,也就能够解释人类学习者怎样利用已有的经验、心理等知识来构建所需的知识结构,因此,理论上来说,结构主义的有关知识可以用来指导高校外语翻译教学。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大学生具有比较成熟的思维体系,可以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有关结构的建构,形成属于自己的特有的认知及知识图式,从而为后续学习和练习中新知识与已有图式的完美结合奠定基础。这一教学模式仍然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其教学重点在于解释重点句型,分析翻译中的语法、词汇使用、篇章结构等方面的错误以及具体操练等。

(四)合作学习翻译教学模式

高校外语翻译教学也可以将该方法加以利用,在使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该方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而学生也需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对自己的任务认真完成。在高校外语翻译教学中使用这一方法不仅需要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合作,还需要学生综合利用各种方法、途径及资源来对小组成员的翻译作品进行品评,找出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合理有效地反馈,最后由被修改对象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