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中应注意的环节
(一)技巧知识传授与理论知识讲解相结合
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大都以教授翻译技巧和翻译知识为主要内容。但是,如果教师能把翻译理论融会贯通在技巧和知识的传授中,则会有助于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克服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认识翻译活动的基本规律,尽快提高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就非英语专业课程而言,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单句或段落翻译练习是基础阶段综合训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又有较高的汉语修养,如果教师能在授课中增加一定的翻译理论指导,对学生稍作点拨,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翻译能力与其他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翻译教学是包括理解与表达的教学,涉及英语的理解能力和汉语的表达能力。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不应只依赖单方面的翻译理论及相关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训练。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基本技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语言教学中,培养翻译能力还要从诸多方面入手:通过加强词汇和语法教学,夯实学生语言学习基础;通过精听、泛听、精读、泛读训练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为语言输出做好质量上的前提准备;通过加强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语言学习和运用中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
(三)阅读的“面”式教学与翻译的“点”式教学相结合
翻译教学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阅读和翻译对理解的要求不尽一致,对阅读的要求是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而对翻译准确率的要求则是100%。因此翻译教学是以阅读教学为基础,翻译教学经常融于阅读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点式翻译教学,对于阅读教学的深化大有裨益。阅读教学中一部分学生不求甚解,对难句、关键句或难度较大的段落的含义不甚清楚,因而要通过翻译表达的反作用,加深学生对原文的理解,进而使其完全消化吸收。翻译教学有机地融于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阅读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也将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与现代的交际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又各取所需。
(四)英语理解的准确性与汉语表达的审美性相结合
尽管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和测试标准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准确理解力,但表达的问题也不可忽略。表达水平直接反映对原文理解的程度和翻译的质量。理解的程度只有凭借表达,才能得以显现。虽然大学英语教学对翻译教学在语言形式上要求并不很高,但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必然涉及审美问题。在翻译过程中,审美意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对翻译语言做美学上的评价和欣赏,必须把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内容与语言形式统一起来,把语言表达与交际语境统一起来,才能对文本语言做出恰当的审美判断并获得美感。语言审美包括语音、文法、修辞等方面。在翻译教学实践中,学生自身因忙于做抽象的词义及语法分析而忽视语言审美,教师需要在讲授翻译知识和技巧时,注意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在理智分析语义的同时,联系具体语境中的语言形式、交际场合、交际目的等诸多因素,进行具体或整体的感性理解。要说明的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毕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翻译教学,审美意识的渗透和培养要适时适量,不可喧宾夺主。翻译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予以充分重视。笔者这里简要分析了翻译教学中的一些现存问题及应注意的几个环节。另外,教师应更深入地钻研教材,更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法,学生也应端正对翻译的学习态度,积极配合教师,扎实、勤谨地进行翻译练习和实践,以达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之境界,使翻译能力和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