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图书馆文化对于增强高校整体的竞争力以及凝聚力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高校要想不断向前发展,必须加强图书馆文化的建设,这个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对于展现高校的文化价值,增强学术的氛围,继承历史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存文明、传播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职责。一方面,丰富的馆藏资源对人类文化的传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图书馆也是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心,通过举办读书活动、学术沙龙、名家讲座、书画展览、音乐欣赏、电影展映等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彰显图书馆的文化品位,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在新的功能定位下,高校图书馆逐步突破传统服务范式的藩篱,探索用户服务的新模式和新手段,逐渐建构更为系统化、多元化的用户服务体系。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高等教育不断向全球化、开放化发展,教学、科研和学习的数字化、智慧化、泛在化、移动化特点渐趋明显,模式和内容日新月异。大环境的变化,使得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在目标和功能拓展上都面临着挑战和转型。为此,高校图书馆重新定位用户服务功能,并不断探索服务的新模式、新手段,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更为系统化、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框架。

为了适应转型期图书馆发展需要,要不断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思想认识与学术水平,促进馆员对图书馆的业务思考与学术交流,以学术促业务,以业务促发展。为把高校图书馆建设成为馆舍布局合理、文献资源丰厚、设施装备齐全、技术手段先进、业务管理科学、服务功能广泛、阅览环境优美、馆员素质较高,适应综合性、国际化、应用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校发展需要,综合办馆水平达到一流、国际领先的服务型高校图书馆奠定坚实的理论和业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