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图书馆布局
图书馆布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考虑空间的划分。在静态空间上,图书馆内可分为读者阅读活动、图书馆内部工作和办公空间三个部分;在动态空间上,存在三条相应的路线,即读者路线、文献流通路线和管理人员活动路线。进行图书馆布局时,要理清并处理好静态的三个空间的相互关系和动态的三条路线的相互关系,这样也就抓住了关键,掌握了使用功能划分的核心。
(一)图书馆布局原则
图书馆布局的两项基本原则如下:
1.体现方便读者的原则
图书馆的布局是根据馆藏需要和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心理精心设计的。出发点是增强读者的方便性,使读者迅速地获得其想得到的服务,从而使图书馆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现代图书馆多采用大空间布局,利用很大的空间开展图书的藏、借、阅工作,为读者提供便利和开发互动,拉近同读者的距离,体现图书馆的人文意识。
2.体现发展的原则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这使得图书馆必须随时而变,不断调整,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也才能满足读者日益发展的需求。体现在图书馆的空间上,就是布局的调整。传统图书馆阅览室占据着最大范围的空间,然而随着数字资源的增多,图书馆不得不开辟大的空间建立数字阅览室,而随着无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无须提供大批量的上网阅读设备了,只需要提供便利快速的上网入口即可,传统的阅读空间再度与电子阅览空间融合,逐渐成为一体。因此,图书馆布局不能一成不变,而要体现现代意识,体现发展的原则。
(二)图书馆布局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图书馆在布局上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以往的图书馆采用方便查阅与阅读的布局,现在图书馆除了一些原有的布局,还会增加一些方便读者使用电子工具阅读和自我学习的设置,增加相应的插口和网络连接方式,同时每一个图书馆都配备了相应的电子阅览室。
图书馆布局通过门口明显的标识牌告之读者,或者通过图书馆手册为读者进入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提供最优指示和建议,方便读者以最短时间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