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属性:图书馆的共有属性
(一)中介性
中介性是一切中介服务机构的特性,图书馆也被包含其中,并不是图书馆一个机构的特性,而是一般属性。图书馆一方面收集和整序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料,另一方面服务着有纷繁复杂的文献信息需要的读者,图书馆连接了图书文献资料和读者,是读者和文献信息资料二者之间的桥梁。通过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料能够有效传递到读者的手中,而读者通过图书馆能够查阅到自己想要的文献信息资料,二者实现了有效对接。
(二)教育性
美国著名的学者杜威指出,图书馆是一个学校广义的教师,其通过图书等文献信息资料传递知识,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终身的教学资源,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学校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图书馆则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是不能缺少的环节之一。同时,大学课堂提供给学生的是专业知识,而图书馆提供给学生内容丰富多样化的知识,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图书馆不仅提供给学生知识,还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探索知识世界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图书馆提供的教育活动不仅包括了推荐文献资料、辅导读者阅读,还包括了各类型的讲座、学术报告会、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活动。通过图书馆丰富的教育活动内容,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现在的图书馆除了设置有传统的图书文献资料库以外,还建立了电子阅览室,购买了多种多样的网络课程和视频资料,读者通过这些途径能够学到课堂教授以外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使用这些数字化工具的同时,也强化了自己对现代教育技术工具的使用知识,也是一种锻炼和能力提升。
(三)准公共性
图书馆收藏国内外图书文献信息资料,保存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它是带有一定专业性的服务机构,是为全体公众服务的机构,其经费来源于国家政府预算。作为政府的公共物品,全社会的公民都有权利享有,在其所具有的效用上,有共享性、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其社会公益性,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若图书馆不再具有公共服务性,不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产品,那么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但高校图书馆具有特殊性,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校的师生,通常情况下,进入高校图书馆的权利,只有本校的师生拥有,他们才是本校图书馆的正式读者,社会人士和其他学校的师生是不可以进入的。当然,随着高校开放性不断增加,一些高校图书馆允许外界人员办理本校图书馆的借阅证,并进入到图书馆内学习,所以高校图书馆与社会公共图书馆一样,均具有公共性。但由于其局限在一定的高校范围之内,因此不属于完全的公共产品,可以看成是一个准公共产品。
(四)社会性
社会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一个统一体,社会还指有共同物质条件相互联系形成的人群。图书馆是人建立的一个机构,图书馆为人类提供精神资料,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1.图书馆的资源——文献信息资料具有社会性
文献信息资料是一种文化资源,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种文化资源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过文献信息资料的积累和传播,知识和方法论得到了发扬光大,对后来的社会改造提供了指导,并为社会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图书馆服务对象具有社会性
图书馆是服务社会公众的机构,尽管每一个类别的图书馆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群体,但这些群体是各式各样的,比如说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是大学师生,这些师生本身就具有社会性,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专业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而且随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加深,服务群体不断扩大,社会化的程度也不断拓展。因此,图书馆的社会性是重要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