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活动对创新思维培养的积极作用

五、竞赛活动对创新思维培养的积极作用

高校图书馆竞赛活动有很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激励性。竞赛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到图书馆查找需要的文献和资料,同时吸引了众多的学生为参与、观看和支持竞赛活动来到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长期开展竞赛活动,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程度,也传播了知识,丰富了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图书馆开展的竞赛活动提高了他们动脑动手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挖掘出某些特殊方面的潜力,为创新思维的发展做好准备。

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让他们主动追求知识的一种趣味性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地就自己的认知对所探讨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在别人的观点中获得灵感和顿悟,进而淬炼自己思维。灵感和顿悟正是创新思维培养所需要的人格因素,是支撑创新思维形成的内动力。

竞赛活动自由的、开放的、共享的、尊重主体的学术氛围,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知识的主人,自己有能力掌控所学的知识。竞赛活动的趣味性能让大学生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这种乐趣挖掘着他们的潜能,激励着他们借助各种条件展开创新思维的活动。竞赛活动的奖励性让大学生在比赛期间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大胆质疑别人的观点,这种勇于表达、敢于批判的精神正是大学生创新思维形成所需要的人格品质。竞赛活动的开放性激发了大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的意识,想要在比赛中获得胜利,就要在以新制胜,以全制胜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大脑的活跃度,找到获胜的灵感和想法。这恰恰是对大学生创新潜力的一种深度挖掘,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塑造。

竞赛活动的协作性又让大学生主动共享知识,学会互相尊重。当享受到协作研究所带来的便捷和好处时,他们在今后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例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揭示、研究与确定,就是物理学家克里克、数学家格里菲思和生物学家沃森互相合作的结晶。互相尊重、乐于共享的学习品格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