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一)含义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网络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因特网上提供的各种服务也不断增多,网络已成为人类社会新一代的信息媒体和通信手段。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上,网络带来了新动力,也为图书情报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特网是一个协议统一的网络,计算机接入后,就能够实现互相通信,进而为图书馆传送大量的书目、文献,并为其他数字化文献信息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连接全球各个国家、城市、地区的因特网,不仅能够作为图书馆之间传送业务数据的资源共享平台,也能作为向广大用户提供文献信息的网络服务平台。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网络开始在图书情报事业中应用。1967年,由美国俄亥俄州的几个图书馆发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网络,最开始的目的是使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图书馆网络一出现,就受到了图书馆情报界和众多图书馆用户的欢迎,并快速地从地区发展到全国、全球范围。现在,基本上所有国家的图书馆都实现了网络化。不同的图书馆之间已经实现了资源的相互查询,读者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资源查询,并获得一些其他网上信息服务。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高度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借此机会,图书馆和图书情报机构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国家科技文献资源网络服务系统、中科院网上文献信息共享系统、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等。图书馆资源日趋丰富,图书馆服务的群体也逐渐增多,网络在图书馆服务中的普及带来了传统图书馆的革新。第一,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料收藏发生了变化。传统图书馆大部分收藏纸质图书和文献资料。随着网络的应用,各种电子图书、电子资源库都引进到图书馆,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有的图书馆将纸质图书文献资料转化为数字资源,形成专业性数字图书馆。第二,服务方式改变。传统图书馆重视实体服务。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很大一部分服务是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进行的。因此,通过稳定强大的数据库服务器为服务对象提供快捷、准确的数据信息服务成为图书馆必须重视的问题。而且,随着网络高速快捷发展,每一个图书馆成为整个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一个图书馆只能提供所擅长的内容储备。在此前提下,图书馆的服务也融入整个网络环境中,而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管理方式也难以避免地成为网络文化的组成部分,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影响。传统图书馆文化与网络文化在结合后,形成了新环境下的图书馆文化。这种新型的图书馆文化的发展是以传统图书馆文化为基础的,而且具有网络文化的显著特征,充分体现出了新型图书馆的技术文化、管理文化和服务文化。从技术角度上讲,图书馆通过最新的信息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搜集、加工、组织、存储、传递,从而丰富各种数字化馆藏,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从管理文化角度上讲,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建设、信息服务、协调用户对象、资源与读者互动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广泛的资源共建共享等;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服务,开展网络信息自动提送等智能服务。
图书馆文化在网络环境下仍不断地发展。图书馆管理者作为图书馆文化的承载者,要有效地结合图书馆文化与新时期的文化,使图书馆文化真正具备时代的精神,达到图书馆文化与人类文化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与此同时,利用网络文化优势,吸纳网络文化,通过网络传播图书馆文化,弘扬优秀图书馆文化精神,使图书馆文化与网络文化融为一体,促进优秀图书馆文化与网络文化健康地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文化特征
1.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文化的载体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文化的载体包括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数字化馆藏资源,利用互联网,使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快速地传播,打破了图书馆服务范围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图书馆服务与用户的沟通同在一个动态开放的环境中。同时,图书馆的用户突破了地域限制,远远超过传统图书馆的用户量。在原有的图书馆用户群体的基础上,增加了网上图书馆用户。此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呈动态开放性。除了实体馆藏外,图书馆利用更多的网络信息资源,组建虚拟馆藏,从而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利用服务。这种以网络信息资源为主的虚拟资源,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体系扩大,也就是从馆内的实体文献扩大到馆外的互联网范围,并随互联网相关信息的动态变化而变化,现代图书馆的馆藏也就呈动态化。比如现在普通高校都有的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这些期刊每个月出版过后都有数以万计的新文章加入这个数据库,而对于图书馆来说,也就增加了相应的数据存储量。除了馆藏,通过互联网还搭建起了一条读者与图书馆互动交流的通道,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反映自己的需求,也可以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开放互动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文化,这也使得图书馆管理者和服务者需要转变工作思维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吸引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来。
2.互联网条件下图书馆文化的个性化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界限越来越模糊。而且,图书馆文化已经无法脱离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网络文化。衡量图书馆文化影响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图书馆的读者,要让更多的读者关注,图书馆就必须具有其特色,必须发掘自己的优势资源,服务自己的读者群体,同时结合自己的服务优势,形成独特的文化服务模式。
3.互联网条件下图书馆文化的全球化
互联网条件下,图书馆不再局限于某一城市、某一个单位。图书馆变成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是世界的知识中心。世界各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访问一个图书馆,查阅图书馆资料,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图书馆已经从一个区域性的文献信息中心,发展成了一个世界文化知识中心,成为世界文化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这就使得全世界的知识文化能够共享,让一个图书馆文化成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