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制订与实施
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是关于高校图书馆长远发展的纲领,是高校图书馆基于自身状况和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分析而制订的有长远目标的对策。其目的是创造高校图书馆的未来。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高校图书馆存在的目的、基本使命以及主要目标等根本性问题。而这些也正是高校图书馆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新世纪信息化社会中适应良好的高校图书馆都首先处理好了高校图书馆文化与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关系。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以现有的高校图书馆文化为基础,高校图书馆文化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高校图书馆员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高校图书馆员的社会责任是什么,组织的行为规范是什么,对员工、对读者、对社会的基本态度是什么等,这些为高校图书馆制订发展战略和实施战略,提供了思想方法和行为方法。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文化需要以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的要求,树立高校图书馆精神或重塑、调整与健全高校图书馆精神,确立新观念、新意识,调整高校图书馆的价值观体系,继而影响高校图书馆文化中的行为文化。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对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影响
在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成为发展战略的推动因素,又可以对发展战略的执行起负面的抵触作用。首先,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提供成功的动力。高校图书馆文化表现为高校图书馆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容易形成高校图书馆人的共同愿景,高校图书馆人的共同愿景就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战略。有了共同愿景,高校图书馆人就有了奋斗目标,为了共同的目标,大家团结一致,形成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团队,为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社会的立足奠定了人的基础,提供了发展的原动力。其次,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高校图书馆文化具有激励功能,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统一全体馆员的思想意识,从而使发展战略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高校图书馆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这是传统高校图书馆向现代高校图书馆过渡的主要标志——从“书文化”转化为“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客观要求一个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而现代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文化给予了员工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使员工之间易于形成协同工作的内在动力,从而有助于整个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的贯彻与实施。再次,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会适应和协调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高校图书馆文化和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有共同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因此高校图书馆新的发展战略要求原有高校图书馆文化的配合与协调,但是由于高校图书馆组织中的原有文化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很难马上对高校图书馆新发展战略做出积极的反应,因此高校图书馆内部的新旧文化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获得成功提供保证。高校图书馆在实施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战略时,可以根据管理和服务的需要,建立独特的“部落文化”,即部门文化,使服务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二)高校图书馆使命的确立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对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影响,突出在高校图书馆使命和高校图书馆目标上,正确地界定高校图书馆所承担的使命和确定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战略,是处理好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的重点和关键。使命有时又称为任务陈述、纲领陈述、目的陈述、宗旨陈述、信念陈述、经营原则陈述、远景陈述等,尽管提法不同,但都是表明组织存在的理由,回答“组织的业务是什么”这一关键问题。高校图书馆使命是一个高校图书馆区别于其他类似高校图书馆的长期适用的对高校图书馆目标的叙述,揭示高校图书馆要想成为什么样的组织和要服务于哪些用户,提供何种服务这样的愿景内容。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使命往往是以辅助特权阶层、保存文献、支持学术研究等为主。自19世纪中叶图书馆事业在英国兴起之后,高校图书馆进入现代化阶段,高校图书馆使命开始充满现代的气息。
每个组织客观上都应该有一个特别的不同于其他组织的存在理由。清楚表达出这种特别的理由,对于组织战略管理过程来说至关重要,它能为组织资源分配提供基础与准则,从而对组织内部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起到一定的缓解与协调作用,能为组织内部成员了解组织目标与方向提供机会,从而有助于在组织内部树立起团结奋发精神,将组织的业务宗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目标,将战略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员工。
高校图书馆使命定义可以帮助明确高校图书馆发展方向和核心业务,弄清高校图书馆目前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将来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组织,以及如何才能体现出不同于其他组织的显著特征,从而为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目标开发以及其他服务活动的管理提供依据,以保证整个高校图书馆在重大战略决策上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的协同作用,提高高校图书馆整体的运行效率。从另一方面讲,高校图书馆的使命就是高校图书馆这个社会分工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义务,是与高校图书馆职业意识同时产生的,因为如果意识到高校图书馆是一种职业,那么我们肯定会很清楚地意识到高校图书馆是促进人类知识交流和利用的社会分工部门。定义高校图书馆使命就是阐明高校图书馆的根本性质与存在的目的或理由,说明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和服务策略,为高校图书馆目标的确立与发展战略的制订提供依据。
高校图书馆使命主要是通过高校图书馆哲学的形式来明确方向、树立形象、提供激励、指导高校图书馆运行的,这意味着,一个有效的高校图书馆使命表达必须做到在语义上的足够清楚准确,能为整个组织及社会所广泛理解和接受,有助于激发整个组织中员工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充满活力的高校图书馆文化氛围,使人觉得在这样的高校图书馆环境中工作、吸取知识,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并愿意行动起来,为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高校图书馆使命的确立是建立在高校图书馆战略管理者对于内外部环境、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这必然会受到高校图书馆战略管理者个人主观价值判断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战略管理者会考虑到各个相关者的利益——不同类型的读者与潜读者,不同层次的员工等,可能会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核心业务抱有不同的期望和看法,例如,对高层次的研究型读者,高校图书馆首先承担的是科学使命,而对大众读者,战略管理者首先会保障其民主权利,而对于馆内各个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关心的是他们是否受到人文关怀,他们的工作能不能得到领导和读者的认可等。这样他们就有可能会在高校图书馆使命与目标的认识上产生意见分歧与矛盾冲突。
(三)高校图书馆目标的确立
高校图书馆目标是高校图书馆在一定时期内,依据高校图书馆使命,考虑到高校图书馆的内外环境和可能,沿其发展方向所要预期达到的理想成果,即高校图书馆的共同愿景。高校图书馆使命从总体上描述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服务范围,为指导高校图书馆开展各项业务活动提供了一个共同的主线。高校图书馆目标进一步对高校图书馆使命起具体化和明确化的作用,将抽象的概念分解成可实现的行动目标。战略目标提供战略方案选择的依据,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最终是达成高校图书馆战略目标而进行的规划。高校图书馆目标是高校图书馆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它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目标除引领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外,还具有以下作用。
1.导向作用
能够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由于管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协调集体活动所做出的努力过程,如果不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就无须进行管理。目标不但规定预期结果,而且规定要想达到这一预期结果的措施,因此在管理中目标既对人们总的努力方向起导向作用,又对人们的具体管理活动起明确方向的作用。
2.激励作用
目标对于高校图书馆员工具有激励作用。每个人都有成就感的需要,希望不断获得成功,而成功的标志就是达到预期的目标。目标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目标确定后,由于它能使人明确方向,看到前景,因而能起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的作用;其次,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由于目标的制订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挑战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因而有利于激发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在目标实现以后,由于人们的愿望和追求得到了实现,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预期结果和工作成绩,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就会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承担新的任务,达到新的目标。要使高校图书馆目标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目标首先要符合高校图书馆员工的需要,还要具有超前性和挑战性。
3.凝聚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依靠目标使全体成员团结起来,高校图书馆的凝聚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高校图书馆目标。高校图书馆活动是一种共同的社会劳动,共同劳动就必然要有共同的目标,否则人们就难以形成共同协作的意愿和团结奋斗的集体。特别是在高校图书馆目标充分体现或变成高校图书馆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追求时,就能大大地激发全体成员的工作热情、献身精神和创造力。
4.评价作用
即为高校图书馆活动提供考核标准。目标不仅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依据,而且也是评价各项管理工作成绩大小、质量高低的尺度。由于目标本身是可以考核的,而且目标又是可以分解的,因此可据此对主管人员和员工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高校图书馆目标是高校图书馆观念形态的文化,具有对高校图书馆的全部管理活动和各种服务行为的导向作用。每一个高校图书馆为了自己存在的目的和所要完成的任务,都会制订相应的目标,确定高校图书馆的使命和宗旨,激发员工动力,集中意志向目标前进。
高校图书馆的实践活动,必须先在其制订的目标要求下实施驱动,比如高校图书馆的形象战略就是一种高校图书馆目标战略,是高校图书馆哲学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可以使高校图书馆随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合理调整高校图书馆的整体目标,统筹高校图书馆的运作与服务,使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因追求的目的不同,高校图书馆目标有各种类型。按内容划分,可分为总目标、分目标;按时间划分,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按范围划分,有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高校图书馆整体目标等。高校图书馆目标反映着高校图书馆从现在开始到未来某个时间点的大致战略走向和主要预期成效,给人以鼓舞和信心。管理者一旦把高校图书馆目标传达给高校图书馆员工,便成了高校图书馆人共同的目标,促使高校图书馆人相互配合、形成人际关系的向心力。确定高校图书馆目标必须要从总体上体现高校图书馆的经营战略和服务内容,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和竞争性,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高校图书馆效益的关系。考虑到高校图书馆目标的复杂性、动态性、现实性和可实现性来制订和贯彻高校图书馆目标,争取高校图书馆目标达到最优。
(四)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旦建立起高校图书馆的正确使命,确定了高校图书馆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战略也就得以确立,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施这些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以读者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战略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组织变革从而取得成功,这取决于是否具有主动变革能力的高校图书馆组织,也取决于高校图书馆馆员能否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前景问题上达成一致,最好的方式就是规划共同愿景。
高校图书馆的共同愿景是告诉高校图书馆的每一名馆员,“高校图书馆将成为什么”的前景,它与战略目标相似,却又不同于战略目标,对于高校图书馆成员来说,战略目标是全局的、长远性的,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战略是以高校图书馆全局为对象,根据高校图书馆总体发展的需要而制订的,它规定的是高校图书馆的总体行为,所追求的是高校图书馆的总体效果,而且是高校图书馆谋求长远发展,对未来较长时间内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通盘筹划。而共同愿景明确告诉成员什么时间能达成什么具体目标。
所有高校图书馆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这些发展战略有非正式的、不成形的、随机的,也有正式的。高校图书馆的共同愿景如其定义所指,是令所有成员所期望的、能让大家主动接收并为之奋斗的可以达成的战略目标。共同愿景是高校图书馆的灵魂和动力之源,员工认同高校图书馆的愿景,并将其与自身的人生规划合理地结合起来,这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之一,也是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没有共同的愿景,缺乏共同的信念,就没有内在的动力;不与人生规划合理地结合起来,个人就会缺乏奋斗的目标和现实动力。通过确立共同的愿景,牵引成员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而实现个体的目标,这是一个群体利益和个人目标实现双赢的过程。认同高校图书馆共同愿景的核心是认同高校图书馆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能够保障员工在行动中的一致性,并根据好恶做出有利的选择,是保障群体的凝聚性、向心力的基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高校图书馆以与时俱进的理念来不断地审视自己,提出了把高校图书馆建设成“世界级城市高校图书馆”的共同愿景。这个共同愿景建立起了全体馆员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目标,它激发馆员的热情、干劲,增强馆员的责任心,形成高校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上海市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长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