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特征

一、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特征

由图书馆的定义可以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是按主管部门或领导系统区分类别的,工作特点和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文献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借阅活动,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主要围绕高校师生开展。

(一)服务对象:高校老师和学生

在服务对象上,高校图书馆主要以老师和学生为主。作为读者,高校师生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所需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而且根据大学的特点及专业方向,很多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做支撑。高校图书馆除了必须配备专业的纸质文献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电子文献资料,便于师生查阅最新、最前沿的研究资料。此外,高校师生在图书馆的使用上,存在明显的时间规律性,如开学时,师生对教学方面的图书资料需求较大;学期末,复习资料的需求也会变大。这就要求图书馆在搜集和整理资料时体现这些时间规律性,更好地服务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藏书量:数量多、品种全

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更加丰富,涉及的内容更加全面。针对学校的专业和学科设置,一般都会搜罗国内外优秀的书刊,如北京高校图书馆,其纸质文献的馆藏总量有800万册(件)左右,电子图书有276万种左右,中外文数据库达到了500个,另外还有音像资料5.6万余件,自建具有特色的数据库近20种,超过100TB。“汗牛充栋”已经不能比喻馆藏的丰富量,“书山”“智海”或能勉强形容之。

(三)专业体系全

高校图书馆主要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老师和学生服务,除了学校图书总馆,各个(学院)专业一般都会设立自己的资料室或图书馆分馆,对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进行有效补充,形成了一个藏书丰富、专业学术性强、专业资料全面的知识体系,从而为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丰富全面的文献资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