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学校的一次性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高校图书馆是一座知识宝库,同时也是读者获取资源的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要具备各项专业技能才能满足读者需求。高校图书馆面对教学科研人员这样一个读者群,就必须对自身有更新、更高的要求,能应用专业知识和各种现代化工具,为读者提供优质主动的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进行知识量的补充和知识面的拓展,因此专业、系统的继续教育必不可少。

(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除了依靠科技进步,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

设备的更新,场馆的扩展,图书量的增加,都只是基础设施上的完备,高校图书馆的主体是图书馆员,如果他们不能熟练掌握各种技能并灵活运用硬件设施,那这一切投入都没有意义。同时,新技术以及不断完善的管理模式也对图书馆员各项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持续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员素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整个队伍的技能和水平,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才是其中的关键。

1.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图书馆工作大多限于简单借还,受此影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继续教育一直未受到领导重视,单纯认为员工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人员达到一定比例就足够了。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知识的迭代更新,学历已不能代表一切,如果没有继续教育的支持,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就会渐渐落后,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

2.投入不足

高校图书馆对继续教育缺乏资金和人力投入,并且很少有高校图书馆建立继续教育制度。没有明确目标,缺乏整体规划,在继续教育的计划、实施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继续教育效果。多数图书馆开展继续教育只面向学历较低者,学历或职称较高的图书馆员的学习机会较少。接受继续教育者已不仅仅满足于学习图书情报基础理论,更想接触到最新的前沿知识,因此,传统课程及授课方法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