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业态对文献收藏职能的挑战

一、数字化业态对文献收藏职能的挑战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数字化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引起图书出版和文化传媒等行业的革命性变革。对图书馆而言,文献资源的类型、载体、来源都呈现多元化特点。日益成熟的数字化业态对图书馆文献收藏职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字化业态成为全球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之一。

(一)资源类型多样化对国家图书馆文献收藏职能的挑战

收藏职能是国家图书馆最重要的基本职能,是形成国家总书库的基础。国家图书馆收藏文献通常以“全”为目标。传统图书馆文献收藏的范围主要是印刷型出版物和缩微文献资料。数字化文献的外延则宽广得多,包括了传统印刷型文献的数字化、各种数据库、电子书刊等网络出版物和其他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收藏和集散的图书馆,在数字化业态下,文献收藏的文献类型将发生重大变化。

新时代下的图书馆文献类型更为丰富,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并存互补,共同构成了图书馆文献馆藏。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馆藏不再单纯是一个实体概念,而是一个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并存的综合体。其中:实体资源是指存放于本地、具有物理特征的馆藏资源,包括传统的文献资源和实体电子出版物,如书刊、报纸、论文、光盘、缩微胶卷和磁带等;虚拟资源是指不具有实际物理特征,必须通过计算机网络才能存放和获取的数字化文献,如数字化的馆藏资源、购买的数据库、网络采集资源等。其中,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字化资源总量逐步提高。

实体馆藏文献资源都要经过采访、编目、加工等流程才能进入长期保存和服务阶段,而数字化资源则突破了传统的收藏流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数字化资源,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既有永久保存型资源,如自建特色馆藏资源、馆藏书目信息及元数据等;又有短期保存的流动性资源,如镜像数据库型资源、网络数据库型资源及连接服务型资源等。永久保存型资源需要采取较高的保存策略和保存方式,而对短期保存的流动性资源则应采取相对较低的保存策略和保存方式,方便资源的更新与服务。收藏级别不同,保存方式各有差异,制定一套适合不同保存类型的数字化资源保存规范也成为国家图书馆文献收藏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资源载体多元化对国家图书馆文献收藏职能的挑战

图书馆传统上以收藏图书、期刊、报纸等类别的出版物为主。而今天出版物的形态变得更加多元化。数字化文献的外延不断延伸,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书、电子报刊、数据库,分散在网络上的新闻报道、微博、博客或者访谈等一切有收藏价值的内容都应被纳入图书馆文献收藏的范围。同时,这些资源具有分散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并不全部来自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社和出版商,或散布于各个数据库商与文献机构以及全球分散异构的网络节点上,或没有明确的出版渠道和来源。数字化文献的无序分散和巨大信息量都加大了图书馆文献收藏的难度。

数字出版物包括实体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两大类。实体电子出版物有实体型的载体作为依托可以独立存在于网络之外,但网络出版物则必须以网络为基础进行存取和发布。网络出版物的信息容量大,有许多具有重要的艺术、史料和研究价值,同时又具有更新频率快的特点。可见,建立网络出版物的呈缴制度成为文献收藏的应有之义。国外在网络出版物呈缴的立法实践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主要国家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将网络出版物呈缴限定在实体电子出版物的范围,如美国、法国、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二是对网络出版物采取自愿呈缴的方式,如德国和加拿大等国;三是日本的做法,其《国会图书馆法》明确规定,“将信息固定在CD-ROM、DVD等有形媒体上的高密度类电子出版物,与以往纸质出版物一样,都要作为呈缴的对象,对认为有价值的网络类电子出版物,可适当地根据协议加以收集”。

(三)资源来源多元化对国家图书馆文献收藏职能的挑战

传统印刷型文献的采集规范已经相对成熟,而数字化文献的采集规范则不是如此。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资源来源渠道多样,有自建数字化资源,有合作建设的资源,有外购数字化资源,有通过征集方式获取的数字化资源等。自建资源有自成体系的文献依照相关采集标准规范标引,而对外购资源则缺乏统一的数字化文献采集标准规范。不同的图书馆根据自身的特点对数字化资源进行收藏,只有本馆临时性的收藏策略,缺少图书馆界统一的数字化文献收藏标准规范。国家图书馆通过数字资源征集收藏数字化资源时缺少规范指导,数字化资源的质量和收藏效率得不到有效保证。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缺乏统一的数字化文献采集标准规范,在海量的数据资源遴选过程中将会事倍功半。

新的环境下,文献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无形中增加了图书馆文献收藏的任务强度和难度,进行文献收藏的人员和资金配备都应该相应增加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以报纸为例,在过去,图书馆只需要对《人民日报》纸质版进行收藏即可,而数字化时代电子版的《人民日报》也成为收藏对象,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数字化资源采集人员和经费支持。同时,新的文献采集、编目和剔旧等技术也对文献收藏人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完整无缺地收集各类文献信息,因为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无法保障。因此,图书馆之间的共建共享成为文献收藏的必由之路。国家图书馆只有通过大力发展跨区域、跨系统、跨行业的图书馆联合,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形成文献收藏的合力,才能应对数字化业态对文献收藏职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