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四、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一)转变传统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读者对馆藏资源的利用及认可程度上。要实现图书馆价值的最大化,要尽力吸引读者到图书馆,首先要在读者服务方面更新观念。高校图书馆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在图书馆整个管理过程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优质的服务质量来提升读者整体满意度。

(二)完善管理制度

除了更新管理理念,还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人本管理模式的推行,这就需要对高校图书馆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系统的、完整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确保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有利于激起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来。

(三)树立读者至上的管理思想

图书馆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为读者服务,在读者借阅、信息咨询等服务的基础上,针对读者需求开展有目标的个性化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比如面向社会或周边社区开放等。同时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拓展服务面,收集读者意见和建议来指导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四)提升图书馆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中,“人”也包括图书馆员工。高校图书馆是一个整体,图书馆的发展依赖于员工的个人发展,只有高校图书馆与员工的发展目标一致,才能培养员工的整体意识、大局意识和团队观念。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员工各项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提升,通过一定的培养计划和激励机制,让高校图书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图书馆的发展融为一体。

(五)促进和谐关系的建立

首先,图书馆传统的上下级管理关系使得工作环境并不舒适,在人本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图书馆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再紧张,大家消除隔阂,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友好相处,在和谐环境中工作不再单调枯燥,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其次,高校图书馆员工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也要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降低读者对图书馆的好感度,影响他们的情绪,这与人本管理思想是极其相悖的。图书馆员工和读者要换位思考,双方加强沟通,互相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加强与读者的交流

人本管理对于图书馆来说首要的是了解读者,融入读者人群当中,掌握读者的心态和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高校图书馆面对的大多是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这类读者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相对较高,思想观念较为开明。高校图书馆员工要通过与读者的交流和互动,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七)提供优质阅览环境

要做到重视读者、读者至上,不仅要丰富馆藏资源,服务主动热情,还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他们打造全方位的优质阅览环境。高校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要跟进,如安装空调、电扇,保证室内温度适宜;注意阅览室通风、调整书架光线;室内布置要体现高校的人文特点,如根据阅览室藏书结构张贴人文字画、名人名言;阅览室排架要考虑到读者喜好等。在舒适优雅的阅览环境中,读者会在潜意识里增加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