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

三、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

(一)人本管理思想的引入,有助于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固有的传统管理方式造成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态度一向被动,听指挥按要求,完成任务无功无过,员工缺乏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人本管理就是要让员工在工作中有归属感,感受到自己是图书馆的一部分;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要逐步转变为民主管理,让全体员工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参与到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中。

(二)人本管理相对于传统管理模式更先进、更科学

人本管理的实际落实程度,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社会的发展促使高校图书馆转变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把管理对象由以前的图书资料、规章制度等转移到人——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上来。注重“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等观念,工作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人本管理有助于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本管理关注个人,包括其专业优势、特长、学历水平、技能高低、业务能力等各个方面。在高校这样人才济济的地方,如果不能发掘人才优势并合理利用,将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人本管理理念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思想基础,要改变传统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就需要将人本管理思想融入其中,了解管理工作中人的重要性,根据图书馆的需求有目标地选择人才,有计划地培养壮大人才队伍,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完善员工知识结构,并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实现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优化。

(四)人本管理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创造轻松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人本管理就是以读者和图书馆员为本,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尊重读者、尊重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从而推动阅读事业的发展,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员工受到尊重,主人翁意识增强,在自己得到关注、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所有员工积极性被调动,大家目标一致,关系融洽,和谐相处,就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高校图书馆工作添砖加瓦。同时,人本管理使高校图书馆员工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与读者沟通时会减少障碍和摩擦。工作人员不仅能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还可以与读者进行交流;读者既能受到尊重,还有利于提高阅读兴趣,增加归属感,更加理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宽松的阅读环境会让读者自觉遵守图书馆各种规章制度,读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矛盾减少,从而形成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氛围。